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情而能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汉代班固等撰《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复亡矣,可谓一举而两得者也。”《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


述补 做一件事收到两方面的功效。语本《战国策·秦策一》:“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高阳《粉墨春秋》:“方又接着说道:‘既然已经谢绝了他的重礼,索性再放了万墨林,既表示了你的清白,也顾全了你们之间的私交。~,何乐不为?’”△褒义。多用于说明做事的效果好。→一箭双雕 ↔鸡飞蛋打。 也作“一举二得”、“一举两便”、“一举两全”。


解释做一件事而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战国时,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王派陈轸到西边的邻国秦国求助,秦王对陈轸说:“你是秦国人,按理说咱们是老关系,可能是我没有才能,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你抛弃我而去侍奉楚王。现在齐、楚两国交战,有人说帮忙好,有人又说不好,你难道不能把忠心献给楚王的同时帮我出出主意吗?”

陈轸说:“大王您难道没听过管与(人名)讲的故事吗?有两只老虎为了争吃一个人而相斗,管庄子打算杀死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暴戾的动物,人是香甜的诱饵。现在两只老虎为了吃人而争斗,小的一定会死掉,大的一定会受伤。您等到大虎受伤后再去刺杀它,就会一下获得两只老虎。对您来说,没有花费刺杀一只虎的力气,却得到了杀死两只虎的名声。’现在齐、楚交战,必定有一方失败。等到一方失败,大王您再起兵救助他,那么您就会既获得救助一方的好处,又不会落下攻打另一方的坏名声。”

近义一箭双雕

例句

植树种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空气污染,一举两得,不应忽视,小城镇也不能例外。


【词语一举两得】  成语:一举两得汉语词典: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 昼锦堂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

  • 忧天倾

    同“忧天”。唐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 走胡走越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载:汉高祖初定天下,便欲捉拿项羽旧将季布,朱家因汝阴侯 滕公劝高祖说:“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

  • 踵决

    源见“捉襟见肘”。鞋跟破裂。形容贫困。《聊斋志异.丁前溪》:“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词语踵决】   汉语大词典:踵决

  • 子云识字

    源见“载酒问奇字”。指有高深的学问。唐杜甫《醉时歌》:“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 丸泥封关

    《东观汉记》卷二三《隗嚣载记》:“嚣(字季孟,东汉成纪人,王莽新末,占据陇西。自称西州上将军。初附刘玄,后归刘秀,又叛投公孙述。光武西征,嚣败退西城而死。)将王元说嚣曰:‘无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 监门图

    源见“流民图”。指反映民众疾苦的图画。清黄遵宪《武清道中作》诗:“监门图一幅,谁上九重看?”

  • 松柏西靡

    参见:树西靡

  •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梁启超《论私德》:“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

  • 及肩

    同“及肩墙”。晋孙绰《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及肩而已。”【词语及肩】   汉语大词典:及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