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鱼书雁帖”。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见“鱼书雁帖”。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而外,不有
《庄子.让王》:“汤又让瞀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朱喜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一方面以父母的高寿而欣喜,一方面以父母的变老而恐惧。形容忧喜兼有的复杂心情。后因以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馀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
椎(chuí垂):同“槌”。敲打用的槌。此典指张良欲为韩国报仇而行刺秦始皇。后以此典表现志士决心舍家亡身,为国复仇的气概。张良(?——前186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为
《南史.褚伯玉传》:“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宁朔将军丘珍孙与(王)僧达书曰:‘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君当思遂其高步,成
《荀子.宥坐》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见敧器,“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
源见“饥附饱扬”。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交往,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宋胡梦昱《嘉定壬午六月五日轮对第二札子》:“当其归附之初,国论哗然,或有养鹰扬去之疑,或有养虎遗患之惧。”兼语 比喻培养怀有野
《文选》卷五十二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注:傅毅字)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东汉辞赋家傅毅惯写长文,故班固说他“下笔不能自休
同“焦头烂额”。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五首》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词语焦头】 汉语大词典: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