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洗兵”。谓结束战争。明李东阳《闻狼山捷》诗:“闻说西南犹转战,几时甘雨洗天戈。”
张君房《脞说》:“隋董慎为冥府追为右曹从事,仍辟常州秀才张审通管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大怒,呼左右,取方寸肉塞其一耳。审通遂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
亦作“入乡随乡”。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也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宋代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见“随乡入俗”。《红楼梦》41回:“俗话说,
同“三户亡秦”。柳亚子《赠李瑞熙》诗:“袖底田郎诗谶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同“壁经”。清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所谓书孔氏者,必是壁书本来字体如此。”【词语壁书】 汉语大词典:壁书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后以“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算在胸。《二十年目睹之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亦作“雪鸿指爪”。后因指往事留下的痕迹。清.赵执信《太白酒楼歌》:“又不见曹王陵暮碻磝北,
同“卜昼卜夜”。唐张登《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诗序:“登与宾客僚吏,会别于郡斋,骊(酾)酒卜夜,夜艾酒酣而不能自已。”【词语卜夜】 汉语大词典:卜夜
源见“和氏之璧”。谓忠贞见疑,蒙冤被罪。唐 刘兼《诫是非》诗:“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
源见“病入膏肓”。指生病。《民国通俗演义》二二回:“国势危险,一至于此。本想与诸公同心协力,保持国家,怎奈二竖为灾,竟致不起。”见“二竖为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22回:“孙毓筠适在侧探病,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