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户亡秦

三户亡秦

指范增引用楚南生的话对项梁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还必定是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抗暴复国的决心意志。战国末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全中国的秦朝。但秦朝统治残暴,民不聊生,激发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举兵伐秦。范增(前277——前204年),居鄛(cháo巢,县治今安徽巢县西南)人,年已七十,一向住在家里,好出奇谋计策。他前去游说项梁道:“陈胜起义失败本是规律如此。但秦朝灭亡六国,楚国最没有过错。自从楚怀王到秦国一去不返,楚国人怀念他一直到如今,因此楚南公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还必是楚人。’”此典又作“楚人三户”、“楚三户”、“三户”、“存三户”、“南翁三户”、“三户楚”、“三户英雄”。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0页:“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楚国名将项燕之子)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公元前299年,秦昭王约会楚怀王于武关〔今陕西丹凤附近〕,楚怀王被扣,挟以割地,他逃归不得,发病死),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战国时楚国阴阳家)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例句】: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楚人三户,蜀郡五丁。气拥玄云,精贯白日。” 宋·苏轼《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宋·洪迈《容斋随笔·容斋四笔·魏冉罪大》:“诸侯由是不直秦,未及百年,三户亡秦之语遂验。” 宋·陆游《十月二十六日夜梦》:“南人孰谓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户!” 明·徐石麒《拂霓裳》:“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 清·钱谦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清·钱谦益《佛水竞渡曲》之二:“何事南翁三户里,更无人吊楚怀王。” 清·黄遵宪《台湾行》:“亡秦者谁三户楚,何况闽粤百万户。” 清·徐倬《项王祠》:“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主谓 三,形容数量之少。即使几户人家也可消灭秦国,形容有必胜的信心。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一成兴夏诛寒浞,~忆楚王。”△用于鼓励弱小抵抗强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典源】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今译】 战国末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秦统治残暴,继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举兵伐秦。当时范增虽已年老,仍谋略奇远。他对楚人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无辜。自从怀王入秦不得返国,楚人至今耿耿于怀,所以楚南公说:‘即便楚国只有几户人家,而推翻秦朝的一定是楚人。’”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抗暴复国的决心意志。

【典形】 楚人三户、楚三户、存三户、南翁三户、三户、三户楚、存三户、南翁三户、三户、三户楚、三户亡秦、三户英雄、无三户、故乡三户、亡秦三户、三户已亡。

【示例】

〔楚人三户〕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楚人三户,蜀郡五丁。气拥玄云,精贯白日。”

〔楚三户〕 宋·陆游《十月二十六日夜梦》:“南人孰谓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户!”

〔存三户〕 清·钱谦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南翁三户〕 清·钱谦益《佛水竞渡曲》之二:“何事南翁三户里,更无人吊楚怀王。”

〔三户〕 明·徐石麒《拂霓裳》:“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

〔三户楚〕 清·黄遵宪《台湾行》:“亡秦者谁三户楚,何况闽粤百万户。”

〔三户亡秦〕 宋·苏轼《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三户英雄〕 清·徐倬《项王祠》:“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词语三户亡秦】  成语:三户亡秦汉语词典:三户亡秦

猜你喜欢

  • 牛腰卷

    唐李白《醉后赠王历阳》诗:“书秃千兔笔,诗裁两牛腰。”王琦注:“言其卷大如牛腰也。”后因以“牛腰卷”喻诗文数量之多。清赵翼《题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诗本》诗:“由来诗人争大名,必创奇观世无偶。叩门示我牛腰卷

  • 江使反璧

    参见“祖龙”。

  • 抚掌击节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着手,为乐曲打拍子。表示非常赞赏。谢尚(约308-357年),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中拜尚书仆射,出为豫州刺史。在任颇有政绩,寻迁镇西将军,镇寿

  • 头风痊

    同“头风愈”。唐韩愈《送灵师》诗:“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 然灰被溺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再遭欺压。然,“燃”的古字。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和药趣来手欲战,然灰被溺目敢瞪?”

  • 书窥二酉

    同“书通二酉”。清陈维崧《贺新郎.呈毛子公阮》词:“风生百感三杯后,忆从君,觞倾三雅,书窥二酉。”

  • 阳石污,公孙诛

    《汉书.公孙贺传》:“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

  • 柱下史

    312 ① 周代藏书室的长官。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因以称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唐代李贤注引应劭曰:“老子为周柱下史,朝隐

  • 钟鼎

    同“钟鸣鼎食”。清冯桂芬《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钟鼎之养。”【词语钟鼎】   汉语大词典:钟鼎

  • 狐裘蒙茸

    见“狐裘蒙戎”。《史记·晋世家》:“~,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词语狐裘蒙茸】  成语:狐裘蒙茸汉语大词典:狐裘蒙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