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能自拔

不能自拔

指陷于某种困境,自己无法解脱出来。江夏文献王义恭,宋武帝刘裕子,幼聪颖可爱,为刘裕所钟爱,饮食起居,不离刘裕左右。刘裕为人俭约,他的儿子们吃饭不能超出定额,只有义恭例外。文帝时为冠军将军,南豫州(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一带)刺史,年仅十二。元嘉时封江夏王,元嘉末,改授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当时正值文帝长子劭反叛,自立为帝,急召义恭,义恭劝他罢兵。孝武帝刘骏起兵声讨刘劭。刘劭怕义恭心怀异志,便让他住在尚书下舍,他的儿子们住侍中下省。孝武帝的前锋到达新亭,劭挟持义恭一同出战,并一直在他的左右监督着他,义恭因此无法逃脱。刘劭战败,让义恭在东堂简将。义恭事先派人预备下船,于是一人骑马向南逃去,投奔孝武帝,刚刚渡过淮河,追兵就赶到了。刘劭大怒,把义恭的十二个儿子全部杀死以泄恨。

【出典】:

宋书》卷61《武三王传》1645页:“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例句】:

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能自拔。”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有些人简直没有一点民族自信心,认为中国是沉沦于万丈之深渊,永不能自拔。”


偏正 自拔,主动地从恶劣的境地中脱身出来。陷得很深,自己难以摆脱。邓贤《中国知青梦》:“他突然急促地笑笑,双手一摊说:‘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代人为什么活得沉重并且~的原因。’”△多用于情状方面。→江河日下 ↔勇往直前。 也作“不克自拔”、“不克自振”、“鲜能自拔”、“自拔无由”。


【词语不能自拔】  成语:不能自拔汉语词典:不能自拔

猜你喜欢

  • 寒毡

    《新唐书.郑虔传》:“〔郑虔〕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因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亦指清苦

  • 太初日月

    参见:日月入怀

  • 虚与委蛇

    原作“虚而委蛇”,委蛇(wéi yī),顺从之意。多指假意殷勤,敷衍应付。郑国有个名叫季咸的巫神,能够预言人的生死福祸,无不应验,郑国人对他都十分崇拜。列子很欣赏季咸,对他的老师壶子说,原来以为老师的

  • 耋嗟

    《易.离》:“大耋之嗟,凶。”王弼注:“嗟,忧叹之辞也……至于耋老有嗟,凶矣。”后因以谓老年而忧叹。《南史.刘孝绰传》:“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词语耋嗟】   汉语大词典:耋嗟

  • 贫乏不能存

    存:生存。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凡为官须廉洁自持。贫者士之常。古人谓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

  • 工度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周时谚语称:“山有木,工

  • 董杏

    同“董奉杏成林”。清赵执信《题王炼师湖上新居》诗:“焦庵惟结草,董杏偶论株。”

  • 耻秦帝

    同“耻帝秦”。柳亚子《高天梅以变雅楼三十年诗征索题感赋二律》之二:“我是鲁连耻秦帝,客儿残句未模糊。”

  • 支公骏马

    源见“支公好”。支遁是晋代高僧,与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为友,喜欢养马,爱其神骏。因用以表现高人雅兴。明高启《再游南峰》诗:“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词语支公骏马】  成语:支公骏马汉语大词

  • 嵇生懒不堪

    同“嵇康七不堪”。清宋琬《宿止方镇废寺》诗:“平明束带觅手板,谁道嵇生懒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