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轨不物

不轨不物

轨:指礼法准则。物:指典章制度。 谓行事不合制度准则。语出《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北齐书.帝纪.总论》:“既不轨不物,又暗于听受。忠信不闻,萋斐必入。”


并列 轨,轨道,引申为法规。物,指典章文物。越出常规,不合法度。《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谓之乱政。”△多用于违法方面。


【词语不轨不物】  成语:不轨不物汉语词典:不轨不物

猜你喜欢

  • 垂三顾

    同“三顾茅庐”。唐胡曾《咏史诗.南阳》:“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草庐?”

  • 眉案相庄

    源见“举案齐眉”。指夫妻相互敬重。清尤侗《哭亡妇曹孺人诗》之十五:“闲居眉案整相庄,偶语诙谐嗔我狂。”

  •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势迅速强大。百余年间,连败楚及三晋,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在此时,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这样,有的说

  • 块苏

    《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后以“块苏”谓像土块草堆一般粗劣低贱之物。宋苏轼《石芝诗》:“跪陈八簋加大瑚,化人视之真块苏。”【词语块苏】   汉语大词典:块苏

  • 王孙遇漂

    源见“一饭千金”。指饥饿者遇到救助。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今日呵,又不是王孙遇漂母,林宗过茅,为甚把盘中草蔬俱尝到?”

  • 褰帷问俗

    同“褰帷”。宋赵善括《水调歌头.饯吴漕》词:“才自褰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 仲蔚爱穷居

    源见“仲蔚蓬蒿”。谓安贫乐道。晋陶潜《咏贫士》之六:“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 文侯彗

    《文选》卷四十、三国魏.阮嗣宗(籍)《诣蒋公》奏记云:“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白圭曰:‘魏文侯师子夏。’”引李奇《汉书注》曰:“拥彗,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战国魏

  • 叔夜弦

    源见“广陵散”。优美动听的琴声,用以形容悠闲自得的归隐生活。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见“当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