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方三千牍

东方三千牍

牍(dú独):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求得任用之事。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呈奏和求得任用。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官署递上自己的奏牍,共用了3千枚木片。公车府派两个人共同抬他的奏牍,刚好抬得起来。汉武帝到尚方署读那些报告,每次读一段后,便在奏牍上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下诏令任命东方朔为郎(皇帝侍从)官,经常在宫内听候差遣。此典又作“上书金马”、“汉庭三千牍”、“三千牍”、“牍三千”、“公车困”、“上书三千牍”、“东方牍”。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传》3205页:“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抬扛)其书,仅然(刚好)能胜(胜任)之。人主从上方(官署。即尚方,主管制造皇家所用器物)读之,止,辄乙(“乙”,是划暂停记号“L”,不是甲乙的“乙”字,)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授予宫职)以为郎(帝王侍从官),常在侧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听候差遣)。”

【例句】: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宋·刘筠《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问金门献。”


【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到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他初到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递上自己的书奏,共用了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个人抬他的书奏,才勉强抬起来。汉武帝从头读起,每次读一段后,用笔在牍上勾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释义】 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求得任用。

【典形】 东方牍、牍三千、公车困、汉庭三千牍、金门献、三千牍、上书金马、上书三千牍、削牍三千。

【示例】

〔东方牍〕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牍三千〕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公车困〕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汉庭三千牍〕 宋 · 刘筠 《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金门献〕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向金门献。”

〔三千牍〕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上书金马〕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上书三千牍〕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猜你喜欢

  • 力士羞

    同“力士脱靴”。金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开尊便觉贤人近,污足宁论力士羞。”

  • 荆王晓梦

    同“荆王梦”。宋周紫芝《五月二十日晚雨勿晴》诗:“荆王晓梦只须臾,神女乘鸾逐云散。”

  • 风虎云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宋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元杨梓《豫让吞炭》四折:“伊尹有相汤的贤,武王有伐纣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

  • 老臊胡

    《五灯会元.龙潭信禅师法嗣》:“这里无祖无佛,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 普贤是担屎汉。”本指多须髯的胡人,后泛称络腮胡须。清梁同书《直语补证》:“老臊胡,俗以多髯连鬓者为络腮胡,其实非也…

  • 相如无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资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客游梁,……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汉.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博学能文,善长辞赋。汉景帝不好辞赋,因病免官,

  • 当仁不让

    原意是说儒者以仁为己任,虽师亦无所逊。后则泛指应该做的事就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推让。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如果遇见合乎仁义的事情,即使老师,也不应谦让,而应主动地去做。【出典】:《论语·卫灵公》:“

  • 洛水流杯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仲洽:‘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者?’……尚书郎束皙进曰:‘……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又秦昭王三月上已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

  • 疏受辞荣

    源见“二疏还乡”。称誉人功遂身退,及时归隐。唐李绅《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诗之二:“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

  • 友助

    《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后以“友助”谓相互帮助。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何不合全国之力相联属、相友助以与他国敌。”【词语友助】   汉语大词典:友助

  • 短狐射人

    同“含沙射影”。清归庄《卜居》诗之十二:“吾欲向南徼,短狐射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