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

源见“披裘负薪”。表示清廉孤高,轶群超俗。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典源】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晋·皇甫谥《高士传》亦载。

【今译】 春秋吴国延陵季子在齐国游览,见路上有丢落的金子。此时正当五月盛夏,见有位披着皮袄砍柴的人,季子叫住砍柴人说:“把地上金子拿来!”砍柴人将柴镰扔在地上,瞪着眼一甩手说:“您这人怎么地位高贵,眼光却那么短浅,仪表堂堂,语言却那么无礼呢?我盛夏五月披皮袄砍柴,难道是拾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连忙赔礼,请问他姓名。砍柴者说:“您是位以貌取人的人,不值得告诉姓名!”于是离去。

【释义】 后以此典指山林隐逸之人。

【典形】 披裘、披裘当夏、五月披裘、五月裘、披裘客、五月供垂钓。

【示例】

〔披裘〕 明·陈子龙《石斋先生筑讲坛于大涤山》之二:“此中堪大隐,何计访披裘。”

〔披裘当夏〕 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披裘当夏,欲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

〔五月披裘〕 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五月裘〕 清·黄鷟来《挽赵来夫》之七:“一杯待设浇君酒,归去还披五月裘。”


【词语五月披裘】  成语:五月披裘汉语词典:五月披裘

猜你喜欢

  • 王春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壬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后因以“王春”指夏历新春。唐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词语王春】   汉语大词典:王春

  • 颠倒著衣裳

    同“颠倒衣裳”。唐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诗:“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 箕山之风

    源见“箕山之节”。指隐士的风范。清王晫《今世说.雅量》注:“〔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偏正 隐士超脱闲雅的风范。清·王晫《今世说·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

  • 子房椎

    同“博浪椎”。喻指强大的攻击。清李渔《玉搔头.弄兵》:“宝盖笼头,不怕子房椎,自天而下。”

  • 苏武封薄

    封薄:封赏低而少。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拘禁19年,他坚贞不屈,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汉朝。苏武在始元六年(前81)春天返回长安后,被任命为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安阳侯上官桀、桑乐侯上官

  • 载号载呶

    载:则。号:呼喊。呶:喧哗。 又喊又叫,吵吵闹闹。语出《诗.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载号载呶,谑戏丑亵,穷鄙极黩。”同书《酒诫》:“遂急醉而不止,拔辖投

  • 枕瀑流

    源见“漱石枕流”。借指隐居。唐林嵩《赠天台王处士》诗:“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 齐虏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发兵击匈奴,齐人刘敬以为不可。高祖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刘敬。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故庄周目《齐谐》

  • 桑林祷

    源见“汤祷桑林”。谓祈雨。《三国志.郤正传》:“阳盱请而洪灾息,桑林祷而甘泽滋。”【词语桑林祷】   汉语大词典:桑林祷

  • 知非年

    源见“蘧瑗知非”。指五十岁。清吴雯《莫亚夫先生赠我临帖二册敬报长句》:“嗟我半生久零落,知非年过仍颛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