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庐山面目”。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诗,汩于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见“庐山真面目”。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
同“风行草偃”。《后汉书.郎?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见“风行草偃”。《后汉书·郎传》:“故《周南》之德
同“掷地金声”。明郑若庸《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见“掷地有声”。【词语掷地赋声】 成语:掷地赋声汉语大词典:掷地赋声
源见“左传癖”。谓特别嗜好读书。唐高適《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词语书癖】 汉语大词典:书癖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扭转乾坤或起死回生的力量和手段。夏敬观《郑叔问舍人挽词》之二:“怕听临风笛,直无返日戈。”【词语返日戈】 汉语大词典:返日戈
《淮南子.主术训》:“夫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使能殊也。”《史记》卷二十四《乐书》:“何必华山之绿耳而后行远乎?”传说周穆王有八匹良马,号“八骏”,其中之一名绿耳(同駬)。后
呵(hē苛):大声喝叱。指李广夜间晚回,被县尉呵斥止步,不许通过之事。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北)人。熟练骑射。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为郎、武骑常侍。景帝
见〔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表示只要作了坏事,终究会被人发觉。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多引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三国演义》五四回:“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载:唐玄宗时,外戚杨国忠当政,穷奢极欲,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借人气相暖,号“肉阵”。后用为形容富豪之家姬妾众多、生活奢侈的典故。清王昙《苏台留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