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绣衣持斧”。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大权,节表示使者身份。明李材《悬瓠城歌》:“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䩨。”【词语斧节】 汉语大词典:斧节
即江总(519-594年)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为人宽和温裕,好学,善属文,工于五、七言诗。然其诗失于浮艳,故为后主宠幸。总虽当要职,不务朝政,日与后
墓穴。《文选.陆机〈挽歌〉》:“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因闭于坟墓则不复见明,所以称“长夜台”。【词语夜台】 汉语大词典:夜台
同“夫子墙”。清袁枚《荐鸿词北辞别桂林中丞》诗:“夫子宫墙远,男儿事业新。”
晋.张华《博物志》七《异闻》:“汉滕公(夏侯婴)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之。”《西京杂记》四记作夏侯婴
同“柳惠直道”。柳下惠字季。晋潘岳《西征赋》:“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一黜。”
源见“李謩偷曲谱”。指偷听笛乐。用以咏笛。唐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诗:“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禁隔墙闻。”
《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之士”指勇敢威武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后因以“爪牙之士”为卫士或助手的典故。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盖所以将我腹心之
源见“广武叹”。谓枉使庸人得志。清彭桂《和楚人李子鹄》:“巢 由岂尚高人节,楚 汉徒成竖子名。”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蛙声,馀分闰位。”蛙音闰位,本谓非雅正的乐曲,非正统的帝位。后泛指非正规的事物。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四篇:“然同时发起之耆老会,同为无意识之举动,蛙音闰位,竟袭取民意机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