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赏誉》:“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南朝梁.刘孝标注:“秀才,蔡洪也。《集》载洪与刺史周俊书曰:‘……张畅字威伯,吴郡人。稟性坚明,志行清朗,
指人的声名、地位比过去大大提高。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后亦作“声价百倍”。主谓 声誉和地位大大提高。语本《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章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汙,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此古谚原意为比喻说明国君应当有容忍包含的气度,后转用以形容聚集秽恶或包容坏人坏事。亦作“含垢藏疾”。《三国志.魏书
我:指作家的主观世界。 意谓客观事物在作家的主观世界中引起共鸣或反响,就能产生新的作品。语出晋.王羲之《兰亭诗》:“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
同“庄周蝶”。唐李群玉《昼寐》诗:“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红楼梦》三八回:“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源见“盐梅和鼎”。指拜相。唐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诗:“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晋书.杜预传》:“杜预遗言曰:‘邢山上有冢,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墓。连山体南北之正而邪东北,向新郑城,意不忘本。隧道惟塞其后,而空其前,不填之,示藏无珍宝,不取于重深也。山多美石,不用,必取洧水
同“袁宏艇”。唐岑参《送襄州任别驾》诗:“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有:同“又”。 意谓十五岁即立志学习。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宋.田锡《贻梁补阙周翰书》:“锡不逮古人远矣,自十有五志于学,逮今二十年。”
源见“鱼传尺素”。借指书信。宋黄庭坚《都下喜见叔父》诗:“冥鸿难借问,江鲤多沉浮。”【词语江鲤】 汉语大词典:江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