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季子貂敝”。喻指失意落魄的才士。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折:“则问那映雪的书生安在?便是冻苏秦也怎生去搠笔巡街?”
源见“叱石为羊”。本为黄初平叱石起羊。用以咏石梅。清改琦《壶中天.虞山石梅》词:“此地小驻游仙,初平叱起,顽石皆仙骨。”
同“刎颈交”。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付同心之雅会,讫刎颈之良游。”【词语刎颈】 汉语大词典:刎颈
源见“华亭鹤唳”。喻指怀念故乡风物。元陈孚《嘉兴》诗之一:“平生双耳松风里,又向华亭听鹤来。”
同“玉树泥埋”。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源见“鸣珂里”。尊称他人故里。元 张?《踏莎行.题破窗风雨图和王筠庵韵》词:“碧疏吹溜湿灯花,客卿无梦寻珂里。”【词语珂里】 汉语大词典:珂里
同衾:谓同被而寝。穴:墓穴。 活的时候就同床共被,死了以后就合葬一墓。 形容夫妻相爱之坚。语出《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后多引作〔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
同“马放南山”。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主谓 将马放归于华山的南面,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语本《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
同“齿马之嫌”。明 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八》:“上干宫禁,则有齿马之惧,吾不敢记也。”【词语齿马之惧】 汉语大词典:齿马之惧
特:杰出。 一百人中数他杰出。 赞美杰出人才。语出《诗.秦风.黄鸟》:“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唐.张九龄《故韶州司马韦府君墓志铭》:“公迹不由径,必期乎直;学不为辨,每抑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