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偏袒

偏袒

源见“左右袒”。偏护一方。清昭梿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


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

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对佛祖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易于执持法器。

此语源于 《汉书·高后纪》: 刘邦死前,已料到有人会谋反,他把希望寄托在忠厚、勇猛的太尉周勃身上,对众人说: “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死后,果然吕后专权,大力培植吕姓势力。周勃想到先皇的重托,决心夺过吕后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他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的主张,并对大家说: “你们凡是拥护吕氏的,右袒; 凡是拥护刘氏的,左袒!”话一讲完,军士们纷纷露出了左肩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

后世根据这样一件事,形成 “偏袒”一词,以表示在两方之中偏向、袒护一方的意思。


【词语偏袒】   汉语词典:偏袒

猜你喜欢

  • 金掌露

    同“金茎露”。唐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诗:“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 驹伏辕

    源见“辕下驹”。形容畏缩不前,无所作为。宋陆游《闻孙岩老挂冠叹仰之馀辄赋长句》:“后人竞作驹伏辕,未死奄奄如九泉。”【词语驹伏辕】   汉语大词典:驹伏辕

  • 九筵

    《周礼.考工记.匠人》:“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筵,竹席,长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宋欧阳修《谢免明堂陪位表》:“乃因万物之成秋,爰即九筵而展礼。”【词语

  • 周太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借指得道成仙者。唐司马札《赠王道士》诗:“愿随执金策,往结周太子。”

  • 四海遏密八音

    四海:全中国。遏:绝。密:静。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质料所制乐器。后泛指一切音乐演奏。 全国停止举乐。 旧时形容国家元首之死。语出《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徂落。百姓如丧考

  • 飞凫仙令

    同“飞舄王乔”。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清 丘逢甲《黄子惠曾由沪上同舟至直沽一别十年矣》诗:“飞凫仙令循良治,戎马书生汗漫游。”

  • 目不见睫

    《韩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远求而近违,如目不见睫。”清袁枚《随园随笔.地理之难》:“牧斋

  • 五株柳

    源见“陶潜柳”。咏归隐之典。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 绿肥黄瘦

    见“绿肥红瘦”。柳建伟《煞庄亡灵》:“清明前后,是涅阳最美的时节。赵河两岸更是秀丽无比。豫西平原辽阔无垠,赵河两边尽是望不到边的碧绿。中间偶有人家留块春地,却用它裸着的褐黄,~,使这混沌一片的绿,显出

  • 大有径庭

    谓彼此相差甚远,大不一致。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一: “诗意与狄归冒同,而其恻怛规戒,涵蓄不露,则大有径庭矣。” ●《庄子· 逍遥游》: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