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桓玄寒具油”。指书画上的污迹。用以形容观赏书画,小心珍爱。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词语寒具油】 汉语大词典:寒具油
源见“马援铜柱”。谓将军立功边陲。唐李瀚《蒙求》:“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形容欲望很大。唐代韩愈《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连动 务,务必,必定。原指学习欲望极强,尽多地获得知识。后也指贪心
源见“乘槎”。指登天遨游。比喻入朝做官。俞锷《感怀八律用铁厓旧韵》:“银汉仙槎缘已断,更何消息问君平?”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此事又见《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楚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在逃亡
《后汉书.何敞传》:“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六世祖比干,……武帝时为廷尉,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比干务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者以千数。”唐.李贤注引《何氏家传》:“〔六
同“蹊田夺牛”。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词语蹊牛】 汉语大词典:蹊牛
化:感化。存:在。神:治理。 所经过之处,人们受到感化;所停留之地,地方得到治理。 古时形容圣君贤臣的德业。语出《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王引之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
源见“丙吉问牛”。称颂贤臣施政有方,治绩卓著。宋王禹偁《寄献仆射相公》诗之二:“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