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成羊
参见:骑羊成仙
参见:骑羊成仙
奚:何,什么。以:用。为: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虽多又有何用? 常用于对多而无当的反诘。语出《论语.子路》:“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宋.姜夔《姜氏诗说》:“诗之不工,只
同“扫眉才子”。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秋风团扇,寄兴扫眉,非沉溺烟花之比。”【词语扫眉】 汉语大词典:扫眉
《孙子.作战》:“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善后的原意是防止后患。后人则用来指事后妥善料理遗留的问题。【词语善后】 汉语大词典:善后
源见“三语掾”。指“将无同”三字应对隽语。唐李瀚《蒙求》:“季布一诺,阮瞻三语。”
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邻,通“磷”。章炳麟《书苏元瑛事》:“然诸与光汉阴谋者,元瑛辄詈之,或不同坐。䃺而不邻,涅而不滓,其斯之谓欤!”
科举时代,为防止阅卷的人受请托,辨笔迹,试卷都要交给誊录的人另用殊笔誊写,然后再交给阅卷的考官,称为“殊卷”。《明史.选举志》:“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者用硃,谓之‘硃卷’。”【词语硃卷】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七:“苗振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谒晏丞相(晏殊),晏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卒然对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捆紧)孩儿者乎?’晏
《后汉书.黄琼传》附“黄琬”:“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蚀,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蚀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蚀之余,如月
同“柏梁赋诗”。宋刘筠《休沐端居有怀希圣》诗:“思君只欲倾家酿,待警同谁赋柏梁。”
同“不憗遗”。《旧唐书.叶法善传》:“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遗,歼良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