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郊多垒

四郊多垒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东汉.郑玄注:“辱其谋人之国不能安也。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

古人认为,都城四郊如果存留着许多作战的壁垒,说明国家受到敌人的侵略,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后用以表现国家遭受战乱或对当政者的不满。

唐.柳宗元《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此处的“多垒”,指遍地是战场。借以描绘登汉阳北原时的感受,隐含有对执政者责备之意。唐.郑谷《赠泗口苗居士》:“四郊多垒日,勉我舍朝簪。”此处用“四郊多垒”比喻战乱的时局。


主谓 四郊营垒很多,形容外敌入侵,形势危急。语出《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用于形势方面。 →碉堡林立 ↔四海晏然天下太平 解甲归田


【词语四郊多垒】  成语:四郊多垒汉语词典:四郊多垒

猜你喜欢

  • 貌如妇人

    《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汉张良封

  • 太平无象

    象:表征、标准。太平盛世没有一定标准。后以此典形容太平景象,或指统治者自欺欺人,粉饰太平。亦称“无象太平”。语出唐大臣牛僧儒之口。牛僧儒(779-848年)字思黯,其籍贯一说为安定鹑觚(chúngū纯

  • 挂壁鱼

    同“羊续悬鱼”。清卢綋《满庭芳.途况》曲:“清宦署,挂壁鱼,齁齁鼾睡莫嫌痴。”【词语挂壁鱼】   汉语大词典:挂壁鱼

  • 攀墙唤玉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佳人对男子的倾心爱慕。明徐渭《握锥郎》诗:“攀墙唤玉已三年,玉对楚王坚可怜。”

  • 崔瑗铭

    源见“座右铭”。指汉崔瑗书于座右用以自戒之辞。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吴县内诸官》诗:“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 三冬

    源见“三冬足文史”。指贫士读书时间。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嘱吾儿三冬勤下工夫,高车驷马光门户。”【词语三冬】   汉语大词典:三冬

  • 题名登塔

    同“雁塔题名”。唐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题名登塔在,醵宴为花忙。”

  • 朱履三千客

    同“三千珠履客”。朱,通“珠”。《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走将来别是容仪,多管是堂中朱履三千客。”

  • 啼红

    源见“玉壶盛泪”。喻指悲伤的眼泪。宋 幼卿《卖花声》词:“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词语啼红】   汉语大词典:啼红

  • 知一万毕

    《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按,“一”指大道。后用“知一万毕”谓理解本质,万事尽通。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述补 理解本质而尽知其他。语本《庄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