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郊多垒

四郊多垒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东汉.郑玄注:“辱其谋人之国不能安也。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

古人认为,都城四郊如果存留着许多作战的壁垒,说明国家受到敌人的侵略,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后用以表现国家遭受战乱或对当政者的不满。

唐.柳宗元《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此处的“多垒”,指遍地是战场。借以描绘登汉阳北原时的感受,隐含有对执政者责备之意。唐.郑谷《赠泗口苗居士》:“四郊多垒日,勉我舍朝簪。”此处用“四郊多垒”比喻战乱的时局。


主谓 四郊营垒很多,形容外敌入侵,形势危急。语出《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用于形势方面。 →碉堡林立 ↔四海晏然天下太平 解甲归田


【词语四郊多垒】  成语:四郊多垒汉语词典:四郊多垒

猜你喜欢

  • 高行割鼻

    《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汉.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者,梁之寡妇,荣于色,敏于行,早寡不嫁。梁贵人争欲取之,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焉。高行曰:‘妾之夫不幸先犬马填沟壑,妾宜以身荐其棺椁,守养幼孤,不

  • 完璧

    源见“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地归还或退回。《西游记》六十回:“千万借扇搧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亦用喻处女。宋周密《齐东野语.高宗立储》:“〔高宗〕尝各赐宫女十人……阅数日,果皆召入。恩

  • 指发

    同“怒发冲冠”。清夏燮《中西纪事.王廷兰致曾望颜信》:“提库中之国帑,惟有伤心;竖城上之白旗,能无指发?”【词语指发】   汉语大词典:指发

  • 晒裈

    同“晒犊鼻”。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俗客晒裈聊尔尔,比邱休夏自如如。”

  • 随骥尾

    同“附骥尾”。亦以咏苍蝇。清蒋深《蝇》诗:“未容随骥尾,先欲乱鸡鸣。”

  • 白玉成楼

    源见“玉楼受召”。谓优礼贤才。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莫献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

  • 川逝

    源见“逝川”。比喻时光流逝。汉应玚《西狩赋》:“时霜凄而淹野,寒风肃而川逝。”【词语川逝】   汉语大词典:川逝

  • 大椿年

    源见“椿年”。喻长寿。宋苏轼《戚氏》词:“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

  • 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佛家语。意谓欲念要严加防范,就象守城防敌一样;说话要非常慎重,就象塞紧瓶口一样。 表示要摒除杂念,谨慎出言。语出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引《维摩经》:“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宋.周密《癸辛

  • 入少出多

    见“入不敷出”。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