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季常之惧

季常之惧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后因以“季常之惧”或“季常癖”用为男子惧内的典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杨万石,大名诸生也。生平有季常之惧。”


偏正 宋朝人陈慥,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凶悍又很会嫉妒,陈很怕她。后称怕老婆为像季常那样惧内。《聊斋志异·马介甫》:“杨万石生平有~。妻尹氏,奇悍,少迕之,辄以鞭挞从事……万石惧,长跽床下。”△多用于写夫妻关系方面。


【词语季常之惧】  成语:季常之惧汉语词典:季常之惧

猜你喜欢

  • 拔园葵

    同“拔葵守介”。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控驭五十州,风行数千里,拔园葵而去织妇,无三惑而绝四知。”

  • 一泻千里

    指江河的水势奔流直下。唐代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后常用来比喻行文的笔调奔放,气势磅礴。明代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方希直:

  • 幺么

    贬词,一般用来称肆无忌惮、为非作歹的小人。汉代班彪《王命论》:“又况幺么不及数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也!”李善注引《通俗文》曰:“不长曰幺,细小曰么。”也用来称微不足道的人。《鹖冠子.道端》:“任用幺么。

  • 竹马迎

    同“竹马交迎”。唐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诗:“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

  • 壶中诀

    同“壶公术”。南唐李中《寄杨先生》诗:“莫把壶中秘诀,轻传尘里游人。”

  • 箭在弦上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北齐魏收《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袁绍)作檄书,但罪孤而已,

  • 庄舄病吟

    同“庄舄越吟”。宋黄庭坚《去岁和元翁重到双涧寺》:“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

  • 掬指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因郑、晋有盟,郑便向晋告急求援。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于是

  • 王充作论

    《后汉书.王充传》:“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证时俗嫌疑。”后汉学者、具有朴素唯物主

  • 吴市吹箫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陵水即栗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篪,音chí,古代一种竹管制成的横吹乐器。),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