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寒蝉仗马

寒蝉仗马

寒蝉:寒冷季节的知了;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像寒冷季节中的知了和皇宫中的立仗马一样,不发出一点声音。形容不敢说话。分别出自东汉刘胜和唐李林甫的事迹。刘胜,字季陵,东汉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西南)人,曾在蜀郡做官,后告老归还乡里,闭门谢绝宾客。同乡人杜密批评他说:“你位居大夫之职,受到上官的重视,却不肯荐举善人善事,也不愿揭发恶人恶事,隐瞒情况,顾惜自己,就像寒蝉一样,一声不吭。”李林甫事迹参见“弄獐”及“立仗马”条。后人把“寒蝉”与“立仗马”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便成为“寒蝉仗马”这一典故。

【出典】:

后汉书》卷97《杜密传》:“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请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yù郁)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新唐书》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传》6347-6348页:“(李林甫)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寒蝉仗马哉?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见“仗马寒蝉”。清·欧阳巨源《〈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哉? 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词语寒蝉仗马】  成语:寒蝉仗马汉语词典:寒蝉仗马

猜你喜欢

  • 七德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晋.杜预注:“此武七德。”春秋时,楚王曾提出武功有七个方面的作用,被称为武之“七德”。后因用为称颂武功之典。

  • 十二金牌

    秦桧促岳飞退兵事。宋代,凡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公文、命令,由内侍省派人持金字牌递送。岳飞(1103-1141年)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世代务农,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从军。不久,金兵入侵,他冲破朝

  • 龙虎营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李贤注:“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西羌传》云:‘置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汉官仪》曰:‘凉州近羌,数犯三辅,京兆虎牙、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也。”

  • 揽孟博辔

    同“揽辔澄清”。清 陈宝琛《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岂无澄清志,悔揽孟博辔。”

  • 弓堕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帝王去世或升仙。明何景明《奉和严太史谒泰陵》之一:“鼎成弃万国,弓堕哭千官。”清王士禛《鼎湖原》诗:“轩辕铸鼎此荆山,弓堕龙髯不可攀。”

  • 荻字书

    源见“芦荻画灰”。谓用荻画灰教子学书。清顾炎武《表哀诗》:“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 汉三章

    源见“约法三章”。借指国法。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诗:“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 京坻

    《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谓谷米堆积如山。后因以“京坻”形容丰收。《陈书.高祖纪上》:“以公贱宝崇谷,疏爵待农,室富京坻,民知荣辱。”【词语京坻】   汉语大词典:京坻

  • 老气横秋

    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以霜气充塞秋空形容人极其严肃的神气。后转以“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多用以形容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宋黄庭坚《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少日

  • 定国精明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