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屈轶指佞

屈轶指佞

晋.张华《博物志》四:“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传说尧太平盛世之时,生长在宫庭前,倘佞人入朝,便弯曲而指向他,故又叫指佞草。后因以“屈轶指佞”用为识别忠奸真伪的典故。

明.黎民表《瑶石山人诗稿.丁戍山人谒先君墓有述答》诗:“指佞尚余阶下草,将归空有壁间琴。”


【典源】《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人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论衡·是应篇》:“太平之时,屈轶生于庭之末,若草之状,主使佞人。佞人入朝,屈轶庭末以指之; 圣王则知佞人所在。”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今译】 屈轶是神话中的一种草,传说太平之世生于宫廷,佞人入朝,屈轶便指向他,为人察辨奸佞,所以又名指佞草。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识别奸邪; 亦借指善识奸邪的人。

【典形】屈轶、有佞还应指、指佞。

【示例】

〔屈轶〕 北周·庾信《徵调曲》:“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

〔有佞还应指〕 宋·李维《枢密王左丞宅新菊》:“有佞还应指,无忧可要忘。”

〔指佞] 明·黎民表《丁戍山人谒先君墓》:“指佞尚余阶下草,将归空有壁间琴。”


猜你喜欢

  • 回日戈

    源见“挥戈回日”。指力挽危局的手段、力量。明汤显祖《紫钗记.还朝》:“你倚天剑,回日戈,一卷《阴符》万揣摩。”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满足。诲:教导。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疲倦。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何)叔衡同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的诲人,似乎摆

  • 苍蝇惑曙鸡

    《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鸡鸣》诗盖为诗人假设的妃与君早晨问答之词,妃促君早起,以赴朝会;君则留恋床榻,不愿上朝。上引为诗之首章,后二句为君说是苍蝇之声并非鸡

  • 君子猿

    源见“猿鹤沙虫”。喻指有才德的阵亡将士。清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 舞文弄墨

    又作“舞弄文墨”,即玩弄文辞之意。出自隋王世充事迹。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书》作者为避李世民讳,称王充。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祖籍西域。开皇中为左翊卫,后授兵部员外郎。史称他明习法律

  • 行同狗豨

    行为不好如同猪狗。《墨子.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冯生弹铗

    同“冯驩弹铗”。清钱芳标《击鲜行》:“张掾秋风频怅望,冯生弹铗未归来。”见“冯驩弹铗”。清·钱芳标《击鲜行》:“张椽秋风频怅望,~未归来。”【词语冯生弹铗】  成语:冯生弹铗汉语大词典:冯生弹铗

  • 海上看羊

    源见“苏武节”。称誉身处逆境而坚守节操。宋黄庭坚《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游》:“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 蝇头细书

    用似蝇头般的小字写成的书。《南史.衡阳元王道度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阶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

  • 不看金面看佛面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见“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