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开门揖盗

开门揖盗

揖:拱手为礼。开门向盗贼做揖请他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公元200年,东吴孙策遇刺身亡,由其弟孙权代领其众。孙权对哥哥的死很悲伤,每日痛哭不止。长史张昭很担忧,便对孙权说:“这是安安静静哭的时候吗?当初周公规定三年居丧之礼法,他的儿子伯禽在周公死后因为抵御外敌入侵而不能居丧,不是他有意违抗他父亲周公制定的礼法,而是因为形势所迫,不能实行啊。更何况如今各种敌对势力竞相争战,坏人充塞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你却为了顾全礼仪去哭丧,这正如打开大门去请盗贼进来一样,这样做并不是仁义的表现。”孙权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止住了哭,换了衣服,上马巡视军队去了。

【出典】: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卷47第1115页:“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竟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例句】:

梁书·羊侃传》:“景遣仪同博士哲呼侃与语曰:‘侯王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侃曰:‘吾荷国重恩,当禀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幸谢侯王,早自为所。’” 《晋书·周处传论》:“而礼受委扦城,乃开门揖盗,去顺效逆,彼实有之。” 茅盾《子夜》19:“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


连动 揖,拱手行礼。揖盗,向盗贼行礼作揖表示欢迎。打开门迎接强盗。比喻引进坏人,自取祸殃。语本《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guǐ)竟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蔡敦祺《林则徐》上:“如今却割地赔款,分明是耆英、伊里布~,引狼入室。”△贬义。常用于形容认恶为善,自招祸害的蠢行。→披麻救火 引鬼入宅 抱薪救火↔安不忘危 消灾避难。 也作“开门延盗”、“揖盗开门”。


解释揖盗:向盗贼行礼作揖。打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入坏人,自招祸患。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东吴的创始人孙策遭敌人刺杀,临死时,把国家托付给弟弟孙权,但孙权哭泣不止。于是老臣张昭对孙权说:“孝廉(对孙权的尊称),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丧礼由周公所立,但连他的儿子伯禽也没有遵守,不是他想违背父训,而是当时的事实使他不能墨守成规。何况现在奸诈不轨之人竞相争斗,豺狼一样的人到处都是,东吴立足未稳,危机四伏。您却想为兄长致哀,顾全礼制,这就相当于打开门向强盗行礼作揖,不能被称为仁义。”

当时东吴地盘尚小,只占据了会稽等六郡,而且六郡中一些偏远险要的地区还没有完全臣服。同时,英雄豪杰和儒士谋臣们正在决定是否效命东吴。就连国内的君臣之间都还没有建立起相互信赖的牢固关系。孙权从大局着眼,听从张昭的建议,立即换掉身上的丧服,上马外出,巡视检阅各个部队,稳定了东吴动荡的局势。

近义引狼入室

例句

如果把我公司的商业秘密透露给他,就无异于开门揖盗!


【词语开门揖盗】  成语:开门揖盗汉语词典:开门揖盗

猜你喜欢

  • 贾笔

    《汉书.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谊数上疏陈政事……。”西汉贾谊文才出众,所遗文集,均为后人所称誉。后遂用为佳作之典。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贾笔论孤愤

  • 修月户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宋陆游《梅花》诗之三:“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

  • 驾鼓

    同“驾鼓车”。明陈束《厩马赋》:“伯氏难遘,虑贾勇以招尤,甘专心而顺畜,虽驾鼓以犹任,况闻香而不齅。”【词语驾鼓】   汉语大词典:驾鼓

  • 仙凫

    源见“王乔凫舄”。指鞋子或野鸭。唐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唐李邕《斗鸭赋》:“征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凫。”亦比喻足迹、行踪。明何景明《送寇定州》诗:“霄汉仙凫去

  • 叔度贤

    参见:黄宪

  • 湖海平生

    源见“元龙高卧”。指豪放不拘。宋刘辰翁《摸鱼儿.赋云来楼》词:“记湖海平生,相遇忘宾主。”

  • 广武山前语

    同“广武叹”。唐韩偓《秋郊闲望有感》诗:“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

  • 阏伯实沈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

  • 婉画

    南朝 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谓张良为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后以“婉画”指幕僚辅助长官谋划。宋岳珂《桯史.大散论赏书》:“且宜勉思婉画,谨重话语,勿恤小利以败大事。”【词语婉画】   汉语大词

  • 冬笋

    源见“孟宗泣笋”。喻指事亲孝行。唐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词语冬笋】   汉语大词典:冬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