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斧正”。清沈起凤《谐铎.穷士扶乩》:“仆有拙稿一卷,愿呈斧削。”【词语斧削】 汉语大词典:斧削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音yǔ,懒惰)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
《诗经.召南.摽有梅》(有:语助词):“摽(音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指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掌事者),迨其吉兮。”摽,掉落。梅子成熟时,自然落地。相传周时,女子到结婚年龄,便都及时出嫁。后
同“乘风破浪”。唐张九龄《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同“鹤氅人”。宋洪适《选冠子》词:“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
其:代词,指代儿女。 做父母的只是为儿女的疾病发愁。 古时形容“亲子之爱”。语出《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元.张国宝《罗李郎》一折:“常教我两叶眉儿皱,一点赤心愁,
元.脱脱等《宋史.邵雍传》:“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侯,童孺厮隶皆驩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
同“蛮触交争”。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 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见“蛮争触斗”。章炳麟《致伯中书·九》:“而讨袁(世凯)者亦非其人,宜以~视之。”【词语蛮触相争】 成语:蛮触相争汉语
比喻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 “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 ●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 “古语所谓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
源见“四面楚歌”。谓穷途受困,处境孤危。柳亚子《奇泪》诗:“少日燕然曾草檄,即今垓下怯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