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捉发吐哺

捉发吐哺

捉发:手握头发。吐哺(bǔ补):吐出口中咀嚼之食物。此典指周公旦自述洗头时握住头发,吃饭时吐出食物,忙于接待贤人。后以此典比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延揽人才。周公旦,姬旦,也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县境),史称周公,又称周公旦。助周武王姬发灭商纣王。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代皇帝处理政务)。周公旦于是辅佐周成王姬诵,让他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去作鲁公。周公旦告戒伯禽说:“我是周文王(姬昌)儿子,周武王弟弟,周成王叔父,我在天下之地位也不低贱,然而我洗一次头就三次握住头发,吃一顿饭就三次吐出口中食物,起身接待士人,还担心失去天下贤人。你到鲁国去,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你是国君而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此典又作“吐哺迎国士”、“周公吐哺”、“吐握”、“一沭三握发”、“三吐忘疲”、“勿惮吐捉勤”、“三哺”、“三握发”、“发一握”、“周公发”、“发握三”、“周三饭”、“吐哺”。

【出典】:

史记》卷33《鲁周公世家》1518页:“于是卒相(xiàng向,辅佐)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mù目,洗头发)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南朝梁·刘孝绰《司空安成王碑》:“德大心小,居高志卑,再握不倦,三吐忘疲。” 唐·韩愈《和李相公览物兴怀》:“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重土过三哺,轻才抵一铢。” 唐·邵谒《论政》:“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 宋·苏轼《次韵景仁留别》:“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宋·辛弃疾《念奴娇·三友同饮》:“寄食王孙,丧家公子,谁握周公发。” 宋·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之七:“有客肠回九,无人发握三。” 明·王宗正《清江引》:“休夸齐二桃,请看周三饭,博南山人同我懒。” 清·丘逢甲《次韵答友人》:“横槊当歌万虑空,复闻吐哺有周公。”


猜你喜欢

  • 团扇秋风去

    同“团扇迎秋”。唐权德舆《杂诗》之五:“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 王魁桂英

    宋代曾慥《类说》卷三十四引刘斧《摭遗.王魁传》:“王魁下第失意,入山东莱州,友人招游北市深巷小宅。有妇人绝艳,酌酒曰:‘某名桂英,酒乃灭之美禄。足下得桂英而饮天禄,前春登第之兆。’……桂曰:‘君但为学

  • 瞎马深池

    同“临池瞎马”。朱联沅《病起示文农》诗:“瞎马深池情更怯,浮云苍狗幻弥新。”【词语瞎马深池】   汉语大词典:瞎马深池

  • 冰魂雪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卷一〇):“(刘)得仁苦于诗,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尝自述曰:‘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既终,诗人争为诗以吊之。唯供奉僧栖白擅名。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

  • 太公钓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 楚之三户

    源见“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力抗争黑暗统治者的中坚力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 钓鳌人

    同“钓鳌客”。唐翁洮《赠方干先生》诗:“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元关汉卿《单刀会》二折:“本是个钓鳌人,倒做了扶犁叟。”【词语钓鳌人】   汉语大词典:钓鳌人

  • 子陵钓滩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

  • 执燧奔

    参见:燧象

  • 结驷列骑

    见“结驷连骑”。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楚欲以我为相。今日相,即~,食方丈于前,如何?”【词语结驷列骑】  成语:结驷列骑汉语大词典:结驷列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