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摩挲铜狄

摩挲铜狄

后汉书.蓟子训传》:“时有百岁翁,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于会稽市,颜色不异于今。后人复于长安 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即秦时所铸十二铜狄),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后因以“摩挲铜狄”感慨光阴急逝,世事变迁。清黄遵宪《香港感怀》诗之五:“摩挲铜狄在,怅望宝山回。”严复《书愤次伯远韵》:“玉貌围城成底用,摩挲铜狄但心惊。”亦用为祝寿之典。宋赵孟坚《感皇恩.初任官所为慈闱寿》词:“富贵千般,享之惟寿……摩挲铜狄,祝望比他长久。”


【典源】 《后汉书·方术列传·蓟子训传》:“蓟子训者,不知所由来也。建安中,客在济阳宛句。有神异之道。”“时有百岁翁,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于会稽市,颜色不异于今。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水经注·渭水注下》:“魏文帝黄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见蓟子训与父老共摩铜人曰:‘正见铸此。时计其日,似近五百年矣。’”《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今译】 仙人蓟子训,不知何处人。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客居济阴一带,有神异道术。后来遁去,不知所在。有一百岁老翁,说自己童年时曾看见蓟子训在会稽市上卖药,容貌与现在一样。以后又有人在长安东霸城见到他,他正和一老者一起抚摸秦始皇铸的铜人,说:“当时正见到铸它,距今已将近五百年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时光消逝,世

事变迁。

【典形】 灞城翁、逢蓟子、抚铜狄、蓟叟、金狄摩挲、摩狄、摩挲铜狄、摩铜人、铜狄、铜狄摩挲、铜人话畴昔、咸阳铜狄、铸狄年、摩挲铜人、金狄手摩挲、光阴蓟子训、摩挲金狄、铜狄重摩、铜人制、摩铜狄、看铜狄、公摩挲。

【示例】

〔灞城翁〕 宋·陆游《道院杂兴》之三:“早岁知闻久已空,岿然犹有灞城翁。”

〔逢蓟子〕 清·钱谦益《次韵答金坛于惠生》之一:“五百年前逢蓟子,三层楼上礼茅君。”

〔抚铜狄〕 清·黄遵宪《元朱碧山银槎歌》:“坐观桑田几兴废,如抚铜狄三摩挲。”

〔蓟叟〕 宋·陆游《吾年过八十》之二:“灞城逢蓟叟,共语莫匆匆。”

〔金狄摩挲〕 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铜驼埋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

〔摩狄〕 明·高启 《赋得铜人赠医士》:“摩狄年空老,求仙事亦虚。”

〔摩挲铜狄〕 宋·陆游《杂感》之四:“纵得金丹真不死,摩挲铜狄更添愁。”

〔摩铜人〕 宋·陆游《对酒作》:“世间万变更故新,会当太息摩铜人。”

〔铜狄〕 宋·苏轼《子由将赴南都》之二:“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铜狄摩挲〕 清·王士禛《彭门怀古》之八:“颍滨老去东坡死,铜狄摩挲五百年。”

〔铜人话畴昔〕 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之一》:“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

〔咸阳铜狄〕 宋·陆游《题四仙象》之二:“世上年光东逝波,咸阳铜狄几摩挲?”

〔铸狄年〕 清·钱谦益《投宿崇明寺僧院》之二:“周郊昔叹为犧地, 蓟子今论铸狄年。”


猜你喜欢

  • 只饮官中水

    《晋书.邓攸传》:“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东晋邓攸为官十分清正廉洁。他到吴郡去做太守官,自己运米到任,以为口粮,谢绝俸钱,只饮当地的水。后用为咏为官清

  • 功名马上兜鍪出

    源见“貂蝉出兜鍪”。谓高官厚禄、名利地位是从战场上拼杀而得来的。宋刘辰翁《莺啼序.感怀》词:“此生不愿多才艺。功名马上兜鍪出,莫书生、误尽了人间事。”

  • 剖石采玉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如何?’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

  • 后车载

    《诗经.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后车就是副车。用以载贤士之义。宋.欧阳修《哭圣俞》:“河南丞相称贤侯,后车日载枚与邹。”此处以‘河南丞相’代指钱惟演(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丞相)。枚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钩:古人腰带环。 偷衣带环的小偷要杀头,而窃国大盗却成了王侯;王侯的门庭,也就存在着仁义。 形容法律的极端不公平。语出《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

  • 监河米

    同“监河贷”。清李元度《醉花阴.散勇归田留别诸好友》套曲:“休,休,休,监河米不用张罗;罢,罢,罢,万民碑一去扑破。”

  •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

    萋萋:草生繁茂貌。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春草又茂密地生长,而出游的王孙仍未归来。 古代怀人之辞。语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夫之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

  • 行苇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公刘的仁德。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汉班彪《北征赋》:“慕公刘之遗德,乃行苇之不伤

  • 春风化雨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有私淑艾者。”赵岐注:“教之渐渍而浃洽也。”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

  • 攀髯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唐元稹《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复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清 钱德震《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