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攀车卧辙

攀车卧辙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唐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侯,后拜颍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按,今《四部备要》所录《东观汉记.秦彭传》则仅说“老弱啼号满道”,未有“攀车”二字)

东观汉记.侯霸传》:“侯霸字君房,有威重……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王莽败,霸保守临淮。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荆州刺史费遂赍玺书徵霸。百姓呼号哭泣,遮使者或当道卧,皆曰:‘愿复留霸期年。’”

《白孔六贴》卷七七:“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徵,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

《三辅决录》亦载此事。

秦彭与侯霸为官清正,治政有方,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攀车”、“卧辙”加以挽留。后因用为称颂地方官吏的典故。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麾旆每反(返),行悲道泣,攀车卧辙之恋,争涂(途,道路)忘远。”


并列 牵挽车辕身卧车道,不让车走。指百姓挽留贤明的官吏。语出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麾旆每反,行悲道泣,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洁。”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20:“百姓~不许去。”△褒义。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也作“攀辕卧辙”、“扳辕卧辙”。


【词语攀车卧辙】  成语:攀车卧辙汉语词典:攀车卧辙

猜你喜欢

  • 胯下蒲伏

    同“胯下之辱”。蒲伏,同“匍伏”,爬行。宋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偏正 蒲伏同“匍伏”,指爬行。汉将韩信少时曾被迫在淮阴少年双胯之间爬行而过的受辱之事。宋·秦观《人材》:“将如韩信

  • 塞翁失马

    《淮南子.人间训》:“塞上之人,有善术(指阴阳五行等方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能为福乎?’居(过了)数月,其马将(带引)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

  • 勋阀

    同“勋伐”。《新唐书.循吏传序》:“若将相大臣兼以勋阀著者,各见本篇,不列于兹。”【词语勋阀】   汉语大词典:勋阀

  • 抉目胥门

    同“抉目吴门”。高旭《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大泽呼张楚,抉目胥门看沼吴。”见“抉目吴门”。高旭《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2:“挺身大泽呼张楚,

  • 取精用宏

    《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宏矣,其取精也多矣。”后以“取精用宏”谓享用奢侈。清全祖望《经史问答》卷五:“若但以取精用宏为说,崔 庆、栾 郤、孙 宁诸乱臣,孰非取精用宏者,何

  • 阮家会

    同“阮生集”。唐武元衡《闻严秘书与正字及诸客夜会因寄》诗:“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词语阮家会】   汉语大词典:阮家会

  •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藏在内心深处,哪有一日忘怀?语出《诗.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世说新语.仇隙》:“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否?’

  • 醉习家

    源见“山公醉酒”。指名苑游宴。唐李峤《池》诗:“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出辞气: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鄙倍:粗野,背理。倍,同“背”。 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语出《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 海上仙槎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由海去天河的船。宋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词:“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