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脚阳春

有脚阳春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后因用为比喻施行德政的地方官吏之典。

宋.李昴英《文溪词.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词:“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夫移广东提刑》诗:“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偏正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德政。旧时用以赞美有德政的地方官员。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宋·李昂英《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丹山碧水含离恨,~难驻。”△褒义。古代用以颂扬良吏。也作“阳春有脚”。


【典源】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今译】 唐代宰相宋璟仁政爱民,体恤下情,朝野上下一致称美,人们都说他像长了脚的春天,给所到之处都带来温暖。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有德政。

【典形】春风有脚、春有脚、君到自阳春、青阳有脚、阳春有脚、有脚阳春、到处有阳春、阳春来寒谷。

【示例】

〔春风有脚〕 宋·张孝祥《从吴伯承乞茶》:“春风有脚家家到,定为麄官不见分。”

〔春有脚〕 明·杨慎《凤栖梧·送薛曲泉之镇雄》:“借寇歌廉春有脚,皂盖朱轓,辉映江阳郭。”

〔君到自阳春〕 明·高启《暮春送陈郎中》:“莫言花已尽,君到自阳春。”

〔青阳有脚〕 明·杨慎《喜迁莺·贺薛曲泉抚台》:“青阳有脚,喜五马重临,江阳城郭。”

〔阳春有脚〕 明·汤显祖《牡丹亭》:“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有脚阳春〕 宋·李昴英《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


【词语有脚阳春】  成语:有脚阳春汉语词典:有脚阳春

猜你喜欢

  • 金石交

    借指牢不可破的情谊。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二: “感激生忧思, 萱草树兰房。 膏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参见:○石交见“金石之交”。《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

  • 水客骑鲤

    源见“琴高乘鲤”。谓登仙。唐温庭筠《水仙谣》:“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

  • 昭穆

    古代宗庙制,天子七庙,太祖庙居中,二、四、六世居左,叫做昭,三、五、七世居右,叫做穆。《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

  • 被绣之牺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成玄英疏:“牺养丰赡,临祭日求为孤犊不可得也。况禄食之人,例多夭折;嘉遁之

  • 饭颗山

    唐 孟启《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

  • 卧理

    同“卧治”。《南史.刘善明传》:“淮南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词语卧理】   汉语大词典:卧理

  • 园客之丝

    源见“茧大如瓮”。指瓮茧之丝,特别上等之丝。三国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 没字

    同“没字碑”。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词语没字】   汉语大词典:没字

  • 辞人之赋丽以淫

    辞人:原指汉代善于作辞赋的文人。后也泛指擅长韵文(包括诗词歌赋)创作的人。辞,亦作“词”。赋:一种文体。丽:指辞采华丽。以:连词,犹“而”。淫:奢靡,浮夸。 意谓辞人创作的赋词藻华丽而流于浮夸。语出

  • 月里姮娥

    源见“嫦娥奔月”。指月宫中的仙女,也比喻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三折:“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