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古语有父亲砍好了薪柴,可是他的儿子却背不走。后遂以“以荷析薪”为子继父业之典。《南齐书.张沖传》:“沖故吏青州治中房长瑜谓孜(沖子)曰:
源见“出震”。称伏羲。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其泉源所渐,基于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词语出震之君】 成语:出震之君汉语大词典:出震之君
源见“人面桃花”。指钟情的男子。元白朴《清平乐》词:“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萦损题诗崔护,几时南陌春风。”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之泽(德业,恩泽),五世而斩(断绝);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私,窃自;淑,善,此指承继修养)诸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流传的德业,大约可
同“博浪椎”。清黄遵宪《马关纪事》诗:“正劳司宾馆,翻惊力士椎。”
同“二桃杀三士”。潘飞声《秋感》诗之三:“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词语二桃三士】 成语:二桃三士汉语大词典:二桃三士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李光《赠稚兰》诗:“神憎鬼瞰知君忿
源见“左右袒”。偏护一方。清昭梿《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
功绩相等,地位相同。《史记.黥布列传》:“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其他 一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后以“悼耄”泛指幼童与老年人。唐韩云卿《平蛮颂》:“悼耄鳏寡,各安其宅。”【词语悼耄】 汉语大词典:悼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