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祢衡怀刺”。指名刺。宋欧阳修《上胥学士启》:“是宜殚重趼宿舂之劳,怀漫刺署里之字。”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二:“韩侂胄为相时,尝招致水心叶適,已在坐,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谒者,题曰:‘水心叶適候见。’
参见:不下机
同“识荆”。宋洪适《与交代沈正言启》:“久驰慕蔺之诚,尚阻识韩之愿。”【典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
参见:对床夜语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东汉.赵歧注:“以毳为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台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古代贫贱人穿的都是粗布衣。后遂用为贫人之典。唐.柳中庸《春思赠人》诗:“谁知褐衣容,憔悴在
亲其亲:孝顺他的父母。前一个“亲”是动词,后一个“亲”是名词。子其子:爱护他的子女。前一个“子”是动词,后一个“子”是名词。 人们不仅仅孝顺自己父母,也不仅仅疼爱自己子女。 表示把对自己父母子女的
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原谓室内四壁皆窗,轩敞明亮,后因以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朱子语类》卷一百:“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个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珑
源见“夫子梦奠”。指贤人或贵人去世。《北史.薛辩传》:“裕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杂佩,古人腰间佩带的珠玉。以上所引为《女曰鸡鸣》的末章,此是猎户的妻子为结丈夫的欢心,愿将杂佩赠送
参见:莫名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