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温柔乡

温柔乡

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赵宜主飞燕之妹。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与江都中尉赵曼妻江都王孙女姑苏主私通,一产二女,长曰宜主,次曰合德,皆冒姓赵),帝(汉成帝刘骜)大悦,以辅(颊骨,此指面颊)属(此指接触)体,无所不靡(细腻),谓为温柔乡。(帝)谓嬺(音yì,今作嫕。此指樊嫕,飞燕姑妹)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录自《龙威秘书》第七册)此事又见《说郛》商务印书馆刊涵芬楼本卷三十二、唐.冯贽《云仙杂记》十《赵后外传》。

此处“温柔乡”比喻美色迷人之境,“白云乡”指仙人所居之处。后因以“温柔乡”喻指新婚或女色柔情,以“白云乡”喻指求仙访道之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访翠》:“端详,窗明院敞,早来到温柔睡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粉腻脂香集绮筵,温柔乡亦有前缘。萧郎未饮心先醉,袖得绫巾竟杳然。”


偏正 旧指美女的闺房。比喻女色迷人之所。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聊斋志异·天宫》:“遂使糟丘台上,路入天宫;~中,人疑仙子。”△描写温柔之所。→安乐窝


【典源】 旧题汉·伶元 《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 (樊)嫕(yi)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

【今译】 汉成帝宠爱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又将她妹妹合德也引荐入宫,合德也长得十分美貌动人。成帝大悦,觉得她的身体到处都非常柔软,称为温柔乡。对樊嫕说:“我就在这乡里终老了,不能学武帝求仙访道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使人沉迷之境,多指女色; 也用以借指花等。

【典形】 老温柔、柔乡、温柔、温柔家、温柔老是乡、温柔乡、温柔娱老、乡号温柔、乡入温柔、温柔不住、向温柔、连醉温柔、恋温柔、温柔堪老乡。

【示例】

〔老温柔〕 元·萨都拉《洞房曲》:“人生只合老温柔,璧月长教挂琼树。”〔柔乡〕 清·黄景仁《浪淘沙·幽会》:“今夜醉柔乡,且费商量。和衣霍地倒银床。”

〔温柔〕 宋·苏轼《次韵李邦直感旧》:“婉娩有时来入梦,温柔何日听还乡。”

〔温柔家〕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温柔乡〕 宋·范成大《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多情开此花,艳绝温柔乡。”

〔温柔娱老〕 清·王摅《追哭亡室》:“温柔以娱老,此事宜达官。”

〔乡号温柔〕 宋·秦观《长相思》:“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

〔乡入温柔〕 清·归庄《感事寄二受翁》之二:“病闻妙道加餐稳,乡入温柔娱老宜。”


【词语温柔乡】  成语:温柔乡汉语词典:温柔乡

猜你喜欢

  • 我来自东

    我从东方回来。语出《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我来自东,言适兹邑。”

  • 千金马骨

    同“千金骏骨”。明汤显祖《紫箫记.换马》:“久闻鲍四娘闭月华容,停云绝唱,此乃百万蛾眉,何用千金马骨?”

  • 跋前疐后

    同“跋胡疐尾”。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并列 疐,跌倒。比喻进退两难。语本《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老狼有胡,进则

  • 桐乡爱

    源见“桐乡归葬”。称美有惠政的地方官受到百姓的爱戴。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 怨女旷夫

    男女未及时嫁娶之称。《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也省称“怨旷”。并列 指已到成年而尚未婚配的男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清·阮蔡生《茶余客话》卷14:“选僧尼

  • 文园

    《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拜为孝文园令。”后因称司马相如为“文园”。唐代杜牧《为人题赠》诗:“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文园:孝文园,即汉文帝陵园。【词语文园】   汉语大词典:文园

  • 梁园客

    同“梁园赋客”。章炳麟《梁园客》诗:“闻道梁园客最豪,山中谷永太萧条。”

  • 三害

    《晋书.周处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不修细行,……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 哀藏弓

    同“悲良弓”。清 陈宝琛《杨勇悫公家居所临阁帖芝仙观察以一纸见贻感旧赋谢》诗:“其秋把晤榕叶底,坐叹铸错哀藏弓。”

  • 钟鼎

    同“钟鸣鼎食”。清冯桂芬《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钟鼎之养。”【词语钟鼎】   汉语大词典:钟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