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延宾置驿”
德:旧指仁政。险:指天险。 意谓国家的巩固在于推行仁政,而不在于凭恃天险。语出《史记.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源见“乌鹊填桥”。即鹊桥。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唐李宗谔《代意》诗:“洞房斗帐承新爱,河汉星桥隔后期。”【词语星桥】 汉语大词典:星桥
同“跃马食肉”。《艺文类聚》卷七五引南朝 梁 刘孝标《〈相经〉序》:“丰本知其有后,黄中明其可贵,其间或跃马膳珍,或飞而食肉。”见“跃马食肉”。膳,食,吃。《艺文类聚》卷75引南朝梁·刘孝标《〈相经〉
源见“五羖大夫”。五张公羊的皮。后常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唐刘禹锡《说骥》:“繇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也,不犹愈于五羖皮乎?”宋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借
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古人说得好:“即使有很好吃的菜肴,不去吃,就不知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也不知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了别人,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清楚的地方。知道自己的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之人。唐罗隐《孙员外赴阙后》诗:“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忘未燃灰?”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因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南史.恩幸传论》:“探求恩色,习睹威颜,
见“箕裘弓冶”。《晋书·陈寿传赞》:“咸能综缉遗文,垂绪不朽,岂必克传门专,方擅箕裘者哉。”【词语箕裘之业】 成语:箕裘之业汉语大词典:箕裘之业
见“出类拔萃”。元·汤式《一枝花·劝***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词语拔类超群】 成语:拔类超群汉语大词典:拔类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