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道应训》:“公孙龙在赵之时(公孙龙,战国赵国人,创坚白异同之说,著《公孙龙子》),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与之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左传.昭公二十年》:“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对齐景公说:梁丘据处处逢迎陛下,如
《尚书大传》卷三:“前师乃鼓䵾譟,师乃慆,前歌后舞。”意为武王伐纣,士气旺盛。后以“前歌后舞”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宋真宗《平晋乐章》:“前歌后舞,人
旧题唐.段成式撰《剑侠传》载:唐建中(唐德宗年号)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路逢一僧,谓曰:“此数里是贫僧兰若(若,音rě,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即寺院),郎君能顾乎?”士人许之。行十余里,不至。疑
源见“采薇”。称扬为节义而死。唐李白《笑歌行》诗:“巢 由洗耳有何益,夷 齐饿死终无成。”唐卢仝《扬州送伯龄过江》诗:“夷 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汉书.伏生传》:“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三国魏.张晏注:“(伏生)名胜,《伏生碑
源见“青藜照阁”。谓夜读的灯火。清顾贞观《满江红.留别诸昆从》词:“笑我仍分藜阁火,输他便纵琼林辔。”
以盘盛水,加剑其上,以示自己若有罪,愿意接受公平的治罪。西汉大臣贾谊上疏汉文帝陈政事说:贵族大臣在受到皇上谴责或呵问时,往往穿上丧服,盘中盛水,放上一把剑,来到请罪之室请罪。盘中之水平正稳定,比喻法律
同“投笔从戎”。元 滕宾《夺锦标.送李景山西使》词:“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
同“株守”。《聊斋志异.菱角》:“大乱时,人事翻覆,何可株待?”【词语株待】 汉语大词典: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