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点睛

点睛

源见“画龙点睛”。指绘画、文章在关键处能点出要旨,传出神彩。清李渔闲情偶寄.格局》:“犹塑佛者不即开光,画龙者点睛有待。”


点睛”,现在常说成 “画龙点睛”。讲话或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以一两句精辟的话语提示主旨,使之有力地传神达意,便被称为“点睛之笔”或 “画龙点睛”。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卷七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梁武帝时,有位画家张僧繇 ( yáo) ,曾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白龙,但均未 “点睛”( 画眼睛) 。人问为何? 他说 “点睛”即飞去。大家谁也不相信,而且认为他的说法很荒诞。在众人的要求下,他给一面墙上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笔一离墙,“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而另外墙上的两条龙却还在那里。

这个故事,便是 “点睛”一语的由来,而后成为成语 “画龙点睛”。


【词语点睛】   汉语词典:点睛

猜你喜欢

  • 雁塔高标

    同“雁塔题名”。清 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波斯识宝无真,罔象求珠偏得,也罢,从来雁塔高标,只要兔园尘册。”【词语雁塔高标】  成语:雁塔高标

  • 漉瓮头糟

    同“漉春醅”。唐姚合《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诗:“头巾何所值,且漉瓮头糟。”

  • 牛衣卧

    同“牛衣病卧”。清袁枚《病中赠内》诗:“宛转牛衣卧未成,老来调摄费经营。”

  • 叶县履

    同“叶县凫”。唐骆宾王《和李明府》:“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 白石化羊

    源见“叱石为羊”。表现仙道的玄妙、神奇。元黄溍《逢叶伯几》诗:“碧峰又是新回雁,白石依然旧化羊。”

  • 分光

    源见“馀光”。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宋张孝祥《江州林知府》:“寒女绩苎,所愿分光于有馀;拙匠伐柯,尚欣取则之不远。”【词语分光】   汉语大词典:分光

  • 荆布之室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穷的室家。《南史.范云传》:“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化为凤凰,荆布之室,理隔华盛。”

  • 屈原沉湘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楚怀时被放逐,作《离骚》;顷襄王时,再遭谗谄,放逐江南,“于是怀石遂投汨罗江(湘江支流)以死”。屈原遭谗,放逐江南,终怀石投汨罗江而死。后遂以“沉湘”、“投汨”谓

  • 东床之选

    源见“坦腹东床”。谓佳婿的人选。五代 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词语东床之选】  成语:东床之选汉语大词典:东床之选

  • 构堂

    源见“肯堂肯构”。喻先人的基业。《旧唐书.高宗纪赞》:“伏戎于寝,构堂终坠。自蕴祸胎,邦家殄瘁。”【词语构堂】   汉语大词典: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