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唐京兆人,号纯阳子。曾向钟离权学道,世以为八仙之。 民间熟语。意谓不知好歹。语出《红楼梦》二五回:“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茅盾《子夜.一一》:“真是狗咬吕洞宾!来是我自己来的,可是你这地方,就从徐曼丽的嘴巴里听来的呀!”鄢国培《漩流》楔子:“杨老大,你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真有件发财的事情找你。”


主谓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常做善事。比喻不识好坏而对好人无礼乱咬。茅盾《子夜》:“真是~! 来是我自己来的,可是你这地方,就从徐曼丽的嘴巴里听来的呀。”△贬义。用于描写礼仪。


【词语狗咬吕洞宾】  成语:狗咬吕洞宾汉语词典:狗咬吕洞宾

猜你喜欢

  • 鹤吊

    源见“吊鹤”。称吊丧。南唐陈致雍《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天不憗遗,人怀永伤。空怀鹤吊之风,莫问凫飞之路。”【词语鹤吊】   汉语大词典:鹤吊

  • 投桃之报

    源见“投桃报李”。比喻给对方的报答。《镜花缘》三九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见“投桃报李”。《镜花缘》39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词语投桃

  • 乃心王室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乃:你。王室:朝廷。后因以“乃心王室”比喻忠于朝廷。晋.陈寿《王国志.魏书.钟繇传》:“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宋.秦观《李泌

  • 禁中颇牧

    《新唐书.毕鍼传》载: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鍼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 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鍼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鍼于任期内多所建树。后以“禁

  • 怪事咄咄

    同“咄咄怪事”。清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奇情种种,怪事咄咄。”【词语怪事咄咄】  成语:怪事咄咄汉语大词典:怪事咄咄

  • 侏儒饱

    侏儒:身材矮小的畸形人。汉代东方朔来到长安,在公车署待诏,俸禄微薄,心中不平,就搞了一个恶作剧。他欺骗汉武帝身边赶马驾车的侏儒说:“皇上认为你们对朝廷没有什么益处,耕地做工当然比不上别人,当官从政又不

  • 观文知人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qú),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之德,世叹其质直。”原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评价,说他的作品反

  • 乐毅奔亡

    参见:乐毅见猜

  • 齿舌间

    只有齿舌间的赞叹而得不到实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可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马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 抱玉泣血

    源见“和氏之璧”。指因怀才不遇或忠贞蒙冤而悲伤。汉王充《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楚王、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