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谓何不用周代十分抽一的税率。有若认为薄赋则民足,民足则君亦足。后因以“盍彻”指施行仁政。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后以“漆园吏”代称庄子。唐独孤及《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说剑常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宋梅尧臣《夏虫》诗:“寄言漆园吏,已知
42` 安定和危难,可以互相转化,灾祸和幸福,可以互为因果。语出《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章炳麟《菌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事之由妄想而成者,岂独胚胎然哉!”其他
源见“刍狗”。谓后来将有祸患。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无落吾事。”
源见“漆身吞炭”。指极深的恨。明张煌言《羁恨》诗之二:“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源见“题剑”。赞美敦厚质朴、善不外露之尚书。唐崔融《户部尚书崔公挽歌》:“空馀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同“六铢衣”。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词语六铢】 汉语大词典:六铢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彭渊材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彭渊材有五恨,所谓五恨,即有五件事使他感到遗憾,其四为海棠花虽美而无香。后因以为咏海棠
同“证父”。唐刘知幾《史通.序传》:“至若盛矜于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词语证父攘羊】 成语:证父攘羊汉语大词典:证父攘羊
源见“梦惠连”。指诗文名句。宋朱敦儒《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为寿》词:“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