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其他 百足,为马陆之异名。比喻有钱有势者,根基牢固,虽然失败,亦不至立即潦倒没灭。《本草·马陆》:“释名:弘景曰:‘此虫足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描写大家庭衰败。也作“百足不僵”、“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团、家族或个人虽遇困境败落,但一时不易垮台,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假象。

百足之虫”指多足昆虫,如马陆或马蚿,皆俗称 “百足”。

死而不僵”,一般认为是 “死而不硬”,百足之虫死了也不会僵硬。训 “僵”为 “硬”,显然不确。

《说文·人部》: “僵,偃也。”“偃,僵也。”段注: “凡仰仆曰偃,引申为凡仰之称。”因此,“死而不僵”即谓 “死而不仰”、“死而不仆”。也就是 “死而不倒”之意。

为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倒”呢?

南朝·梁·萧统 《文选·曹冏 ( jiǒnɡ) 〈六代论〉》: “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 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因其足多,故死了也不会仆倒,足多可以支撑其身。

典型的事例如 《红楼梦》第二回所言: “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外面的架子”犹如虫之 “百足”,喻指贾府当时的各种社会关系。因那些关系还在,所以贾府的败落一时还看不出来。由于 “扶之者众”,故 “死而不僵”。


【词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语词典: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猜你喜欢

  • 伯夷筑室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

  • 扬州一觉

    同“扬州梦”。宋吴文英《夜游宫》词:“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 摺胁折齿

    源见“溺篑”。指受欺遭辱。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 银屏中彩

    源见“锦屏射雀”。指求婚成功。清蒲松龄《代毕某为玄孙求婚通启》:“银屏中彩,当年孔雀双飞;玉树生花,此日蒹葭永附。”

  • 商霖

    同“商家霖”。唐许浑《蒙河南刘大夫见示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宋史.张商英传》:“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词语商霖】   汉语大词典:商霖

  • 肖曹避席

    肖:肖何;曹:曹参。二人均为汉初名相。比喻政治才能非常卓越,连肖何、曹参均有不及。为《旧唐书》作者对李德裕的评价。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饶,河北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其父李吉甫为宪宗时宰相。

  • 炊黍枕

    源见“黄粱梦”。指《枕中记》中人物吕翁给卢生的青磁枕,枕此枕可荣适如志。借指幻梦。宋陈著《浪淘沙.次韵示弟观》词:“不用借他炊黍枕,何梦非空!”

  • 槐南一梦

    同“槐安梦”。明 王錂《春芜记.宸游》:“寡人适方饮酒之间,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不觉神情恍惚,睡思懵腾……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偏正 比喻人生虚幻,富贵得失无定数。唐·李公佐《南柯太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祸与福都没有门,取决于人的动向,人召福则福至,人召祸则祸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闵子马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汉.王符《潜夫论.慎微》:“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尚者

  • 柯烂归来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世事变迁。宋张炎《风入松》词:“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