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展草”。《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犬解报恩能?(同?)草,马能知主解垂缰。”《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马有垂缰之报,犬有?草之恩。”
同“河东狮子吼”。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遇,亦难谐于倚玉。”
同“千金答漂母”。清孙枝蔚《漂母庙》诗:“既是千金酬一饭,如何漂母至今稀?”
宋.苏轼《戏答佛印》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竹坡诗话》云:“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寺,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后以“烧猪”谓款待好友之典。元.马致远《岳阳楼
源见“潘安貌”。借称情郎。潘岳小字檀奴,故称。南唐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吐。”【词语檀郎】 汉语大词典:檀郎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屈身从宦,忍辱事人。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诗:“束带折腰兴已乖,陶家五柳足开怀。”
腹背,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北魏泰常元年,刘裕攻后秦,要逆黄河而上,于是向北魏借道。太宗召群臣计议,公卿都说:“函谷关有天险之号,一夫当关,万人不得
同“竹马交迎”。唐赵嘏《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诗:“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源见“朱游和药”。谓自裁。清赵翼《重过灵岩山馆》诗:“终是生平风雅报,及身得免唤朱游。”
其他 羝,公羊。引申为永远不能归返。《汉书·苏武传》:“匈奴徙武北海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用于回返方面。也作“羝乳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