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斧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非缘附骥,幸存斧琢之质者。”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词过经意,其蔽也斧琢。”【词语斧琢】 汉语大词典:斧琢
《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负薪之忧,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后以“负薪之忧”用作自己有病的谦词。亦作“负薪之病”、“负薪之疾。”《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逝:通“誓”。去:离开。 决计离开你。 同人诀别之辞。语出《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后汉书.何皇后纪》:“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
同“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 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见“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词
同“裹尸马革”。南朝 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明袁宏道《伏波将军避暑石室》诗:“行尽跕鸢水上头,裹尸方始得心休。”【词语裹尸】 汉语大词典:裹尸
源见“蚁动牛斗”。喻指世间的无谓争斗。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词语喧蚁】 汉语大词典:喧蚁
《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朱熹集传:“言征夫非兕非虎,何为使之循旷野,而朝夕不得闲暇也。”兕,兽名。后因以“匪兕”为感叹徭役的典故。清魏源《关中览古》诗之二:
源见“换鹅书”。称美他人书法高妙。宋张孝祥《和蔡济忠天字韵》:“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词语换鹅帖】 汉语大词典:换鹅帖
源见“周处杀三蛟”。又《初学记》卷七引晋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 句浦乃死。”后因以“周
源见“护花铃”。指护花铃声。清严元照《兰陵王》词:“红窗谁与慰寂寞?听花下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