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英雄入彀

英雄入彀

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因以“英雄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元迺贤《答禄将军射虎行》:“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明杨慎《七犯玲珑.初冈李一元》曲:“叹神州,英雄入彀,岂是陆沉时候。”


主谓 入彀,指进入弓箭射程以内。比喻英雄就范。语本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清·黄遵宪《杂感》:“英雄尽入彀,帝王心始快。”△用于帝王笼络人才方面。


【典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盖文皇帝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今译】 唐太宗掌握政权后,强调文治,曾经悄悄登上端门,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进了我的圈儿里了!”(入彀: 进入弓箭射及范围内。)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受牢笼、入圈套。

【典形】 入彀、入彀英雄、吾皇彀、英雄入彀。

【示例】

〔入彀〕 清·丘逢甲《三月初入夜》:“何日扫尘迎警跸,当时入彀枉英雄。”

〔入彀英雄〕 明·汤显祖《紫钗记》:“曾中雀金屏,你是个入彀英雄爱先逞。”

〔吾皇彀〕 元·耶律楚材《和移刺子春见寄》之二:“英雄已入吾皇彀,从此无人更问津。”

〔英雄入彀〕 明·杨慎《七犯玲珑·初冈李一元》:“叹神州,英雄入彀,岂是陆沉时候。”


【词语英雄入彀】  成语:英雄入彀汉语词典:英雄入彀

猜你喜欢

  • 颂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颂石”。唐杨炎《河西节度使杜公碑》:“以炎耳目馨香,记之篆刻……徘徊颂石,永代作好。”【词语颂石】   汉语大

  • 风树悲

    同“风木之悲”。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词语风树悲】  成语:风树悲汉语大词典:风树悲

  • 鲁麟

    同“鲁郊麟”。明黄佐《卧暄》诗:“鲁麟获已久,礼乐日以新。”【词语鲁麟】   汉语大词典:鲁麟

  • 双鲤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用“双鲤”、“双鱼”指书信。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挟持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宋.王安石《次韵酬吴

  • 辞粟

    源见“采薇”。辞去俸禄。表示坚守气节。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四:“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 邪魔外道

    佛家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也泛指一切妖魔鬼怪。《药师经下》:“信世问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并列 邪魔,妖魔。原为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妖魔、邪说及行为。后泛指异端邪说或不正当的门路。《

  • 风树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风吹叶落,这是不可回避的规律;儿子想赡养父母,但父母年事已高,以致不能长期竭尽孝心。后以“风树”作

  • 连珠合璧

    源见“珠连璧合”。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北周庾信《周圆丘歌.昭夏》:“连珠合璧,重光来。”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尽道是连珠合璧,却无由尊酒杯茶。”见“珠联璧合”。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

  • 王戎戏陌

    《晋书.王戎传》:“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王戎幼时与一群儿童在道边玩耍,孩子们见道旁李树上结了许多果子,便争着去摘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桂林:桂花林。昆山:昆仑山的简称,山中盛产玉。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为晋时郤(xí)诜(shēn)的自谦语,后转用以称誉众美中之杰出者。《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