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葭莩之亲

葭莩之亲

葭莩(jiāfú夹福):芦苇茎内的白色薄膜。葭莩轻而薄只是附著在芦苇内,比喻远亲。中山靖王刘胜对群臣攻讦同姓诸侯王极为不满,他曾对汉武帝刘彻说:“我虽地位低卑,微薄,仅是一个藩国的小王,但与陛下毕竟是手足兄弟。现在朝中群臣并不是沾亲带故,也谈不到深重的情谊,却相聚起来,结为朋党,攻击宗室诸侯,使皇室成员遭到排斥弃绝,骨肉之情如冰化消释。”后以“葭莩”为典,比喻亲戚关系十分疏远淡薄。

【出典】: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2422、2424页:“天子置酒,胜闻乐声而泣。问其故,胜对曰:‘……臣虽薄也,得蒙肺附(腑);位虽卑也,得为东藩(fān帆,藩国、藩镇),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bìn殡)却,骨肉冰释。’”

【例句】:

汉·班固《汉书·鲍宣传》:“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 汉·班固《汉书·王莽传》:“自诸侯王已下,至于吏民,咸知莽上与陛下有葭莩之故。” 南朝梁·沈约《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常谓异姓震主,嫌隙易构;葭莩淳戚,昭亮可期。”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不得与乡计自伤书怀》:“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 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共欢四子,于尧皆葭莩姻娅也。”


偏正 比喻关系已很疏远的亲戚。语出《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高阳《粉墨春秋》:“报馆中有个同事,跟徐家有~,托他一打听,居然确有其事。”※莩,不读作piǎo。△多用于写亲戚关系。也作“葭莩之末”。


【词语葭莩之亲】  成语:葭莩之亲汉语词典:葭莩之亲

猜你喜欢

  • 优游慕陆

    《文选》卷四十五东汉.班孟坚(固)《答宾戏》:“近者陆子优游,新语以兴。”唐.李善注:“郑玄曰:‘优游,不仕也。’《史记》:‘高帝拜陆贾为太中大夫,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我所以得之者何。陆生乃

  • 折腰步

    源见“孙寿愁眉”。摆动腰肢、扭捏作态的走路姿势。形容女子步态妖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蝉怯折腰步,蛾惊半额嚬。”【词语折腰步】   汉语大词典:折腰步

  • 五侯

    《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 成都侯,立 红阳侯,根 曲阳侯,逢时 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后汉书.陈蕃传》:“前梁氏五侯,毒遍海内。”李贤注:“五侯谓胤、让

  • 弓剑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先皇遗物,表示对已故帝王的追念。《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唐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诗之一:“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

  • 手画军图

    手画军图:在地面上画出战场地形图。西汉大司马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中郎将。他俩各率本部人马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北方的乌桓(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在今河北、辽宁一带)。战事结束,部队返

  • 舒姑泉

    梁萧统编《文选》卷四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按:刘沼字明信为秣陵令)“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注引《宣城记》:“临城县南四十里盖山,高百许丈,有舒姑泉。昔有舒氏女与其父析薪(劈柴)此泉处,坐,牵挽

  • 土木之变

    土木:土木堡,在今河北省怀来县西。”土木之变”,指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先后于1436-1449年、1457-1464年在位)征讨瓦剌(l6)军兵败被俘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

  • 众楚群咻

    源见“一傅众咻”。指众多外来的干扰。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百工居肆,欲其专也;众楚群咻,喻其散也。”主谓 咻,喧吵。众多的楚国人一起来喧扰。形容众多外来的干扰。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

  • 凿壁借馀辉

    同“穿壁借馀光”。清赵翼《刘穆庵侍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依韵奉答》之三:“旅邸喜仍邻近在,可容凿壁借馀辉。”

  • 济苍生

    源见“东山再起”。谓造福百姓。元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