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负米养亲

负米养亲

同“负米”。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追怀先亲》诗:“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连动 比喻为人子者出门做事,按时寄款归家,以奉养父母。《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孔子曰:‘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旧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宋史·张昭传》:“躬耕负米以养亲。”△褒义。用于写孝顺。


【典源】 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孔子家语·致思》亦载。

【今译】 孔子的弟子仲由 (字子路、季路)说:“背负重物走远路的人,顾不上选择地方才休息; 家境贫穷而敬养父母的,不会计较俸禄多少才做官。从前我侍奉二老,常常自己吃粗劣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给他们吃。父母去世后,我南游楚国为官,车马众多,粮米充裕,想再回到那吃粗食为父母背米的时候,却已是不可能的了。”

【释义】后以此典指孝敬奉养父母。

【典形】 负米、负米百里、负米供亲、负米归、负米养亲、恨深负米、华毂之哀、季路孝、南游之叹、负米万里、贫负米、负米勤。

【示例】

〔负米〕 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之十一:“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负米百里〕 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负米养亲〕 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追怀先亲》:“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恨深负米〕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钟。”

〔华毂之哀〕 南朝梁·江淹《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虽惭曾舆乔木之敬,实抱仲路华毂之哀。”

〔季路孝〕 金·元好问《送钦叔内翰》之二:“古称季路孝,负米曾百里。”

〔南游之叹〕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见高堂九仞,曾参负北向之悲; 积粟万钟,季路起南游之叹。”


猜你喜欢

  • 别有天地

    省作“别有天”。另有一番境界。也形容艺术作品或自然风景引人入胜。唐代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窅( ㄧㄠˇ yǎo 咬):所见深远的样

  • 抱辕

    源见“攀辕卧辙”。指挽留离任的良吏。唐赵嘏《泗上奉送相公》诗:“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 登山小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山小鲁,指登高望远而以足下之处为小。后以“登山小鲁”喻指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

  • 别立机杼

    源见“自出机杼”。比喻诗文创作风格体裁新颖独创。宋沈作喆《寓简》卷九:“文章自当以古为师,学成矣,则当别立机杼,自成一家。”

  • 写芭蕉

    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八引陆羽《怀素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乃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酒。”后遂以此典故喻大量书写。元.张可久〔中吕

  • 丸泥塞

    源见“泥封函谷”。指可防守的险要关塞。清 丘逢甲《三饶述怀》诗:“距关民气勇,乃过丸泥塞。”

  • 黄公旧酒垆

    同“黄公酒垆”。唐温庭筠《寄卢生》诗:“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词语黄公旧酒垆】   汉语大词典:黄公旧酒垆

  • 救灾恤邻

    《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荐,数,重,一再;荐饥,禾麦连年不收),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公孙枝,字子桑,为秦大夫。秦伯,即秦穆公):‘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

  • 两袒

    参见:东食西宿【词语两袒】   汉语大词典:两袒

  • 城东瓜

    同“东陵瓜”。宋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