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声玉振

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也,圣之事也。”后因以“金声玉振”比喻天子的德音昭著远扬。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玉振。”亦比喻语言文字响亮和谐。宋黄庭坚《题子瞻书诗后》:“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趸尾银钩。”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


见“玉振金声”。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三籁齐鸣,天人合一,亦~之遗意也。”


【词语金声玉振】  成语:金声玉振汉语词典:金声玉振

猜你喜欢

  • 穷唱渭城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某所居安邑里口有鬻(yù卖)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镪(qiǎng钱串)而去。后过其户,则寂

  • 嶰谷伦

    源见“伶伦凤律”。指伶伦制律管定音律。用以咏竹。元揭傒斯《奉题近臣所藏渭川千亩图》诗:“泪痕仿佛湘江女,律管参差嶰谷 伦。”

  • 意前笔后

    谓作书之际,先于心中融会其字形结构,然后运笔以为之。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

  • 长铗归来

    源见“冯驩弹铗”。比喻因怀才不遇而思归。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主谓 铗,剑,一说剑把。长剑呵,回去吧。后指怀才不遇而思归。语本《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贫

  • 病观周易

    源见“床头周易”。形容怀才不遇,读《易》排忧。宋陆游《遣怀》诗:“不到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

  • 麟绝仲尼笔

    源见“绝麟”。用以哀悼皇帝之死。宋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之五:“麟绝仲尼笔,猿啼神禹碑。”

  • 彦伦鹤怨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士改节出仕,招致鄙嘲。周颙,字彦伦。唐李瀚《蒙求》:“稚珪蛙鸣,彦伦鹤怨。”

  • 香令

    源见“荀令香”。指三国 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清纳兰性德《凤皇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词:“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瓶今夕,曾共题诗。”【词语香令】   汉语大词典:

  • 出空桑

    《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

  • 彩云易散琉璃脆

    见〔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