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钓鳌客

钓鳌客

源见“龙伯钓鳌”。又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狂谲》:“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巡历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后蜀何光远鉴诫录.钓巨鳌》:“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祐(张祐)遂修刺谒之,诗题衔‘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祐,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祐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作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旦曰:‘……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后以“钓鳌客”指有远大抱负而豪迈不羁的人。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追和》词:“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叶玉森《一岛》诗:“不知何处钓鳌客,来此从荒辟蜃楼。”


【典源】 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祐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祐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祐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候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祐,不候,从客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祐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祐触物善对,遂命酒之知。”宋·赵令畴《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今译】 唐代会昌年间,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平日尊贵,轻视布衣士人,如果不是皇亲贵官介绍的,从来不接见。当时张祐在淮南,以前的节度使都久闻张祐诗名,很礼敬他,只有李绅来任,不与他相见。张祐于是递名片拜见,诗下题名是钓鳌客。李绅请他进来,对他的狂放很生气,想以言语压压他的狂气。见到张祐,直接就发问:“秀才既会钓鳌,用什么做钓竿呢?”张祐说:“用长虹为竿。”李又问:“用什么做钓钩?”张答:“用新月为钩。”李又问:“用什么做钓饵?”张答:“用唐朝李相公您做钓饵。”李绅想了一会,说:“用我为钓饵,倒也不难钓到。”于是摆酒两人对酌,谈笑整日,成为诗酒之交。参见〖龙伯钓鳌〗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有才能抱负,欲求取功名。

【典形】 钓鳌词客、钓鳌客、钓鳌攀桂手、虹背万仞竿、虹竿秋月钩、浊钓鳌、钓鳌钩。

【示例】

〔钓鳌词客〕 宋·刘克庄《满江红·送郑伯昌》:“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钓鳌客〕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钓鳌攀桂手〕 元·马致远 《女冠子》:“著领布袍虽故旧,仍存两枚宽袖,且遮藏钓攀桂手。”

〔虹背万仞竿〕 清·程先贞《漫兴次水西韵》:“龟毛枉织千层 ,虹背虚缘万仞竿。”

〔虹竿秋月钩〕 宋·陆游《三江舟中大醉作》:“虹竿秋月钓,巨鳌倘可求。”


【词语钓鳌客】  成语:钓鳌客汉语词典:钓鳌客

猜你喜欢

  • 半子

    女婿的别称。出自唐代回纥合骨诎禄毗伽可汗之语。合骨诎禄毗伽可汗原名顿莫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遣使到长安请和亲,得唐德宗的准许后甚为高兴,说道:“从前是兄弟,现在则是子婿,即半子也。”【出典】:

  • 纨扇惊秋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女子色衰失宠。宋贺铸《菱花怨》词:“纨扇惊秋,菱花怨晚,谁共蛾黛?”

  • 案同梁举

    同“案举相当”。清赵怀玉《沁园春.次韵答归佩珊女史》词:“问几人修到,案同梁举,一灯吟处,花共江开。”

  • 蚁聚

    源见“南柯梦”。喻名利场藐小,富贵荣华虚幻无常。宋朱敦儒《聒龙谣》词:“算蜗战、多少功名,问蚁聚、几回今古?”【词语蚁聚】   汉语大词典:蚁聚

  • 海上瓜枣

    参见“安期仙枣”。

  • 再衰三涸

    同“再衰三竭”。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见“再衰三竭”。【词语再衰三涸】  成语:再衰三涸汉语大词典:再衰三涸

  • 龙断可登

    源见“龙断”。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崔曰:‘奇货可居,龙断可登,鸟兽之羽毛可织而衣,其遗粒足食也。贪贾三之,廉贾五之,盍为贾?’”【词语龙断可登】  成语:龙断

  •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别材:特殊的才能。材,一作“才”。别趣:特殊的韵味。理:道理,义理。 作诗须有特殊的才能,与读书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与有无义理没有多大关系。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夫诗有

  • 称使

    《春秋.隐公二年》“九月,纪 裂?来逆女”晋杜预注:“逆女,或称使,或不称使,昏礼不称主人,史各随其实而书。”后因以“称使”谓使者。宋秦观《曹虢州诗序》:“虢为州,在关 陕之间,其地不当孔道,无称使过

  • 箕张口

    《史记.天官书》:“箕为敖客,曰口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诗》云:‘维南有箕,载翕其舌。’又《诗纬》云‘箕为天口,主出气。’是箕有舌,象谗言。”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因它象张着大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