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钱镠射潮

钱镠射潮

源见“射潮”。表示战胜自然的英勇气概。王德钟《题许盥孚西泠访古图》诗:“须臾吸尽江水,可得三千钱镠射潮矢。”


【典源】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诗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近城。”《吴越备史·武肃王》:“ (开平) 四年,……八月始筑捍海塘,王因江涛冲激,命强弩以射潮头,遂定其基。”《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下》引《昭勋录》云:“王筑捍海塘,怒潮急湍,版筑不就。乃采山阳之竹,法矢人造为箭三千只,羽以鸿鹭之羽,饰以丹朱,炼刚火之铁为镞,命强弩五百人以射涛头。人用六只,每潮一至,射以一只,射及五只,潮乃退,东趋西陵。”

【今译】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liu)(谥武肃) 作捍海塘,因为江涛冲激,无法筑成。于是钱镠打造三千大箭,命水犀军以五百强弩迎射潮头,迫使潮水后退,不再近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气概勇武;或用以咏吴越风物、江潮等。

【典形】 长堤万弩、弩注钱塘、千弩射、钱王羽箭、三千强弩、射潮、射潮弩、水犀弩、犀军放弩、犀弩三千、强弩千雕翎、射潮水、强弩射无吴、射钱塘、潮头万弩、钱王万弩、弩壮射潮、万弩横江、强弩射潮、强弩千。

【示例】

〔长堤万弩〕 金·王渥《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弩注钱塘〕 明 · 张煌言《追往》:“椎飞博浪沙先起,弩注钱塘潮亦停。”

〔千弩射〕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钱王羽箭〕 清·吴伟业《沁园春·观潮》:“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三千强弩〕 明·徐渭《八月十五映江楼观潮》:“传道吴王度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

〔射潮〕 清·钱谦益《西湖杂感》之四:“垂乳尚传天目谶,射潮犹望水犀军。”

〔射潮弩〕 清·潘耒《韩蕲王墓碑歌》:“麾日之戈射潮弩,半壁江山留宋土。”

〔水犀弩〕 清·黄景仁《观潮行》:“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

〔犀军放弩〕 清·孔尚任《桃花扇》:“铁马嘶风先突塞,犀军放弩早惊潮。”

〔犀弩三千〕 明·高启《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罗平恶鸟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


猜你喜欢

  • 麦连舟

    同“麦舟”。清赵翼《秋帆中丞闻余衔恤之信远致厚赙诗以志感》之一:“孤子馀生桐削杖,故人高谊麦连舟。”

  • 威仪棣棣

    威仪:仪容态度。棣棣( ㄉㄧˋ dì ㄉㄧˋ dì ):安和的样子。 指人的仪容雍容闲雅。语出《诗.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宋.吴淑《弓赋》:“故大侯既抗,我弓既张,则见其威仪

  • 陆云笑疾

    《晋书.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己。先是

  • 袁虎扇

    同“袁宏一扇风”。袁宏小字虎。唐罗隐《虚白堂前牡丹》诗:“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樽。”

  • 教坊

    唐代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玄宗之前,以奏雅乐为主,玄宗时设内外教坊,教习用于宴乐的歌舞伎艺。《新唐书.百官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逢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

  • 谢弟

    源见“梦惠连”。原指谢惠连,后泛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每忧谢弟年难永,不信龚生蕙竟焚。”【词语谢弟】   汉语大词典:谢弟

  • 鸿渐于干

    源见“鸿渐”。指始入仕途。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主谓 指初入仕途。语本《易经·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

  • 萱闱

    同“萱堂”。明刘三吾《野庄赋》:“上奉萱闱兮下以友于。”清陈维崧《沁园春.题袁孝子重其负母看花图》词:“衣着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词语萱闱】   汉语大词典:萱闱

  • 莱公竹

    《宋史.寇準传》载:寇準字平仲,下邽人,年十九举进士。相太宗、真宗两朝,刚直有卓识,帝倚为重臣,封莱国公。后被谗,贬雷州司户。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

  • 烟侣

    源见“泉石膏肓”。指酷爱山水的朋友。清 许承钦《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诗之一:“灵区引逸兴,前期召烟侣。”【词语烟侣】   汉语大词典:烟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