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

谓两者之间相距极微,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死与生、成与败极为接近,比喻形势紧迫危急到了极点。淮阴人枚乘(?一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初为吴王刘濞(bì必)郎中,上书劝刘濞不要谋反,说:“如果用一根丝线系着千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重物,上悬在极高之处,下临无底深渊,即使是傻子也会为它即将断开下坠而担心啊。马已经惊恐不安了,又擂鼓去惊吓它。在半空中,线断无法接上,坠入深渊就无法复活。这安与危之间简直容不下一根头发。”后以“间不容发”为典,比喻在万分危急时,生死成败在于当机立断。也谓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亦作“间不容息。”

【出典】:

汉书》卷51《枚乘传》2359页:“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通“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苏林注曰:“改计取福正在今日,言其激切甚急也。”

【例句】:

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容发,盖亦已危矣。” 宋·朱熹《答张敬夫》:“盖此非细事,其安危成败,间不容息,岂可以坐縻虚礼,逡巡闵默,以误国计。”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半山老人晚年诗》:“荆公晚年律诗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 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1回:“这事间不容发,我明天就上个摺子,一定要争回此事。” 民国·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这种间不容发的生死之际,也够人深虑长思了。”


见“间不容息”。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这种~的生死之际也够人深长思了。”


【词语间不容发】  成语:间不容发汉语词典:间不容发

猜你喜欢

  • 金投暮夜

    源见“四知金”。指暗中行贿。清洪昇《长生殿.贿权》:“全凭仗金投暮夜,把一身离阱穴。”

  • 神女霜飞

    同“青女司霜”。唐吴融《红树》诗:“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 孩名

    《礼记.内则》:“〔子生三月〕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陆德明释文:“孩字又作咳。”后因以“孩名”指婴儿时期。唐元稹《招讨镇州制》:“因念自孩名之逮于羁丱,十三年不能为成人,岂忍一朝之忿,驱而杀之。”

  • 吐哺握发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旦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指吃饭时吐出口中的食物,沐浴时握发而出,用以形容礼贤下士,热心接待来客),犹恐失

  • 采葑

    源见“采葑采菲”。谓不因有所短而见弃。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宋秦观《谢程公辟启》:“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毂。”【词语采葑】   汉语大词典:采葑

  • 巧诈不如拙诚

    机巧诈伪不如笨拙诚实。语出《韩非子.说林上》:“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资治通鉴.魏纪.明帝太和六年》:“《傅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主谓 巧伪奸诈不如笨拙而

  • 君子忧道不忧贫

    道:指真理。 君子只着急得不到真理,不着急得不到钱财。 形容君子重在追求真理。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鲁迅《华盖集.牺牲谟》:“你不要以为我的胖头胖脸是因为享用好,我其实是专靠卫

  • 刺虎

    《战国策》:“卞庄子欲刺虎,馆笠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两获。’”战国时陈轸说秦惠王,先待齐楚交战,然后乘机出兵,即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后因把“刺虎”作

  • 聊复尔尔

    同“聊复尔耳”。《儿女英雄传》三九回:“老爷觉得只要有了他那寿酒寿文二色,其余也不过未能免俗,聊复尔尔而已。”见“聊复尔耳”。《歧路灯》95回:“本日演戏佐酒,原是未能免俗,~之意。”【词语聊复尔尔】

  • 烹狗藏弓

    《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