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与陈师中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指女子贫困饿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这是宋明理学家加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因以“寻戈”谓动武。北魏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弃亲助贼,兄弟寻戈。”【词语寻戈】
同“耳提面命”。宋司马光《除兼侍读学士乞先次上殿札子》:“伏蒙圣恩,曲赐手诏,过加奖待,谕以至意,温密纤悉,提耳谆谆。”清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李遇知父友竹加赠征仕郎兵科给事中制》:“生而有气谊可见,殁而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关令尹喜》:“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喜内学,常服精华,隐德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
《庄子.缮性》:“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后因以“交丧”谓衰乱。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词语交丧】 汉语大词典:交丧
同“怀璧为罪”。清赵翼《古玉琀歌》:“地下长眠倘有知,怀璧其罪鬼应泣。”主谓 身藏美玉,因而获罪。比喻因有才能而遭到嫉妒、迫害。语出《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
《书.顾命》:“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孔传:“缀衣,幄帐。群臣既退,彻出幄帐于庭。”孔颖达疏:“王病重,不复能临坐此,故彻出幄帐于庭,将欲为死备也。”后因以“彻缀”为帝王死去的婉
《国语.吴语》:“夫谚(谚语)曰:‘狐埋(埋藏)而狐搰(搰,音hú挖掘义)之,是以无成功。’”相传狐狸本性多疑,如果埋藏了什么东西,埋后总不放心,过一阵就又挖出来看看,所以它总也埋不成。后因以“狸埋狐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汉时弘农(汉置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杨宝(杨敞曾孙,隐居教授,不受王莽征召。光武帝刘秀赞赏他的节行,建武中复征之,不至,后卒),年九岁,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
以瓦为灶:以绳系床,形容家庭极其贫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茅椽蓬牖,瓦灶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