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澹泊:不慕荣利,也作“澹漠”。宁静:安静沉着。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现高尚的志趣;不安静沉着,就不能踏实地走向长远目标。 常用以勉人恬静寡欲,立志高远。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澹泊:不慕荣利,也作“澹漠”。宁静:安静沉着。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现高尚的志趣;不安静沉着,就不能踏实地走向长远目标。 常用以勉人恬静寡欲,立志高远。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同“三迁之教”。宋赵善括《瑞鹤仙.母氏生朝》词:“姆仪春煦,妇节冰清,道风夷旷。三迁教养,金阙里,玉音赏。”
《文选》卷二十一颜延年《五君咏.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晋.阮咸字仲容,为阮籍之姪,官至始平太守,故称阮始平。咸为人放达不羁,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诗人颜延年在诗中曾赞美他是青云之器。后因
源见“钓东海”。指钓鱼。喻指办大事用大手段。唐韩愈《雨中寄孟刑部》诗:“东野继奇躅,修纶悬众犗。”
意谓天下统一,政教相同。《汉书.终军传》:“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词语万里同风】 成语:万里同风
源见“绝缨”。谓宽厚待人。清钱谦益《次韵刘敬仲寒夜》之五:“怜才可但旌当辙,使过终须赦绝缨。”
源见“马援铜柱”。谓铭记边功。宋张榘《满江红.寿壑相》词:“沙溪远标铜柱界,关河尽补金瓯缺。”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传:“娄亦曳也。”孔颖达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娄与曳连,则同为一事。”后因以“曳娄”指穿戴。宋苏轼《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蒙恩赐臣衣
同“秦帝桥”。宋梅尧臣《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词语秦桥】 汉语大词典:秦桥
《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朱熹集传:“言征夫非兕非虎,何为使之循旷野,而朝夕不得闲暇也。”兕,兽名。后因以“匪兕”为感叹徭役的典故。清魏源《关中览古》诗之二: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王次公注引殷芸《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相传有人要在九曲宝珠中穿一条线,而不得法,就去问孔子,孔子教他把油脂涂在线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