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东晋大司农苏峻和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专擅朝政,大杀朝臣。荆州刺史陶侃之子陶瞻也被杀,陶侃大怒,联合时为江州刺史的温峤和中书令庾亮等人率兵同赴京师。但交战中屡屡失利,温峤军粮又尽。陶侃情绪很消极,有退兵之意。温峤对他说:“苏峻、祖约本是小人,为天下人所弃。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如今天子受制于敌手,社稷危殆,我和你共受国恩,现在正是效命之时。当今的形势,决没有后退的道理,既然骑上了猛虎,中途又怎能下得来呢!”后来终于平定了苏、祖二人。

【出典】:

晋书》、卷67《温峤传》1793页:“是时义军屡战失利,峤军食尽,陶侃怒曰:‘……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峤曰:‘不然。……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唐人避讳,改“虎”为“兽”),安可中下哉!’”

【例句】:

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二一·薜史书法回护处》:“明宗武夫,岂能知此,方外怵于元行钦之奏其反,内惑于石敬塘、安重诲等之劝其反,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


连动 骑在虎背上,不易下来。比喻遇到困难,但又欲罢不能。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哉。”茅盾《子夜》10:“益中收买的八个厂,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窘迫方面。→进退两难 ↔左右逢源。也作“骑虎之势”。


【词语骑虎难下】  成语:骑虎难下汉语词典:骑虎难下

猜你喜欢

  • 周召分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公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 枫叶吴江

    见“枫落吴江”。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见〔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词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成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寻羊

    同“问羊”。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诗:“感君兄弟意,寻羊问初平。”

  • 瓜瓞

    源见“瓜绵”。喻子孙蕃衍,相继不绝。《北史.魏临淮王彧传》:“汉高不因瓜瓞之绪,光武又无世及之德。”宋苏轼《赐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之二:“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亦喻亲族。南朝

  • 螓首蛾眉

    《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弯而细长。后因以“螓首蛾眉”形容女子貌美。明.孙仁孺《东郭记.钻穴隙》:“觑着你螓首蛾眉,兀不心迷意恍。”

  • 翘车

    源见“翘弓”。指礼聘贤士之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是以俊乂之薮,希蒙翘车之招。”吕延济注:“翘车,使车也。”【词语翘车】   汉语大词典:翘车

  • 孙敖秉羽

    《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 韩国刺相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传》:“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战国韩烈侯时,严遂与相国侠累争权结怨。

  • 梦鱼与梦鸟

    《庄子.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历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庄子通过《大师宗》的篇章,表达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后常用梦鱼、梦鸟喻向往自由的思想。《西崑酬唱集》卷下《与客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