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安山

万安山

①在今山西沁县南。《清一统志·沁州》:万安山“在州南四十里。其地有文中子洞”。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

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阳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秦余杭山。一名万安山”。

③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舆地纪胜》卷20徽州:废海阳县,“《寰宇记》:在休宁县东十三里万安山上。旧名休阳,吴孙休改海阳,晋改海宁”。《方舆纪要》卷28休宁县:万安山“在县东十里。隋大业末,汪华移郡治于此。本名万岁山,宋宣和中,改名万安,避禁苑中山名也。今名古城岩”。

④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唐置兴泰宫及兴泰县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寿安县:“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并析置兴泰县,神龙元年省。”

⑤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万安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上有古砦”。

⑥即大石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四十里,南接登封市界。


(1)古山名。(1)即大石山、石林。(2)即“秦余杭山”。(3)即“二神山”。 (2)又称古城岩。在安徽省休宁县北部、新安江上游横江北岸。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万安山。山西面有万安镇。相传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避兵,故又称万岁山、万寿山。现该山已毁于开山采石,但古迹古城塔犹存。


猜你喜欢

  • 密艾亭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汉书·地理志》䝠道县: “骑都尉治密艾亭。”

  • 定辽右卫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徙治今辽宁凤城市。后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属辽东都司。嘉靖四十五年(156

  • 泸溪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即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

  • 白虎殿

    汉长安未央宫殿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成帝死此。《汉书·外戚传》 载:“是时楚思王衍,梁王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即此。

  • 章安镇

    北宋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自西汉至唐初,历为回浦县、章安县治。《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正月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镇”,即此。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椒江

  • 临闾关

    即榆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唐杜佑 《通典》 卷178平州卢龙县: “临闾关即今临榆关。”

  • 托什干河

    一作托什罕河。即阿克苏河西源。在今新疆阿哈奇、乌什县北,东南流至阿克苏市南名阿克苏河。《清一统志·乌什》:托什干河“在乌什西。源出乌成库什岭,东流四百里许经乌什城北分支流南出为托噶尔玛河,又东会呼木阿

  • 兴安南省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成立兴安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省会在达尔罕王府(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

  • 白口城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陈书·高祖纪》:南朝梁大宝元年(550),“高祖遣杜僧明等率二万人据白口,筑城以御之,迁仕亦立城以相对”。《寰宇记》卷109吉州太和县: 白口城“在县东南二里。……今两旧城迹犹存。

  • 高显

    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八年 (576),“周主至高显,遣齐王帅所部先向平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