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岔镇

三岔镇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清一统志·秦州二》:三岔镇“有州判驻此,兼设把总”。


(1)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2000。因位处三路之冲,故名。明筑三岔堡。1949年属五寨县三区,1956年设三岔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2001年刘家圪台乡并入。产谷子、糜子、马铃薯、莜麦、大豆、胡麻。有制砖、铁木加工等厂。公路通保德、神池、河曲、忻州等地,是通往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交通枢纽。庄旧铁路经此。古迹有清木牌楼。(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部、龙江南岸。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2.1万,94%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三岔街,人口3100,壮、汉杂居。因地处宜州、柳城、柳江三市县交界而得名。1950年为宜山县三区。1958年设三岔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玉米、大豆、花生、生姜、甘蔗、柑橙等。有综合化工、农机、炼油、电机、明胶、水泥等厂。有农贸集市。镇东设有黔桂铁路三岔站,有支线通罗城。公路通庆远、罗城、忻城等地。(3)在四川省简阳市境西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5000。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场于三溪汇合处坝地,故名。1949年为三岔乡,1958年改建国公社。1975年移今址新建。1984年改建国乡,1985年置三岔镇。1992年三岔湖、兴隆场二乡并入。主产棉花、油菜籽、柑橘等。有粮油加工、农机、砖瓦、纤维板等业。主街为现代建筑,为旅游集镇。通公路。三岔湖为省内著名的旅游地。(4)在贵州省遵义县中部偏南。面积119.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街,人口4000。原名镇远场,因三条小河在此汇流,改今名。1932年置仁寿、庆远二镇。1941年后置仁寿、肇兴、三岔等乡。1950年后经多次分合,1992年以三岔、水源、肇兴、仁寿四乡合并置三岔镇。产稻、玉米、油菜籽、烤烟等。有粮食加工、农具修理、硫黄、印刷等厂矿。是县内重要粮油产区。公路通贵崇公路。(5)在陕西省凤县南部。面积235平方千米。人口 6100。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730。以地处故道、连云、陈仓栈道岔口得名。元置三岔站,明改三岔驿,后简今名。1949年设三岔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木耳、蜂蜜、生漆、花椒、苹果。境内铅锌矿储量丰富,有采矿和铅、锌选矿业。有公路西接316国道。(6)在甘肃省镇原县西北部,西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湾村,人口 1430。因地处米家川河、白家川河汇入蒲河源头处,故称三岔。1958年撤三岔区设三岔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等。特产黄花菜、花椒。有果品厂。为县西农贸集市。镇三、宜兰公路经此。(7)在甘肃省漳县北部、漳河两岸。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2570。镇区位于烟坡沟、郗家沟、杂寸沟三岔口处,故名。明设三岔驿,1912年改名三岔镇。1949年改设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2000年复置镇。产小麦、胡麻、中药材等。主产粮食。是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殪陇、殪文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固封山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元丰九域志》卷1: 襄州光化县 “有固封山”。《舆地纪胜》 卷87光化军: 固封山 “在军城西北九里。晋顺阳在城西。《旧经》 云: 本名崇山,天宝六年改为固封山”。

  • 麻川

    青弋江上源之一。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二十里。源出黄山东麓,北至麻口与舒溪合流。《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南有麻川,与舒溪合流入泾县,为赏溪。” 现为太平湖东口巨流。

  • 黄土郡

    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治所在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三年 (563) 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水南岸)。次年废。

  • 东里县

    南齐置,属义安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后废。

  • 黄洞

    又作黄峒,一名黄橙峒。唐置,在今广西扶绥县西。《新唐书·西原蛮传》: 贞元十年 (794),“黄洞首领黄少卿者,攻邕管,围经略使孙公器,请发岭南兵穷讨之,德宗不许,命中人招谕,不从,俄陷钦、横、浔、贵

  • 光迁郡

    北周改新城郡置,属迁州。治所在光迁县(今湖北房县)。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光迁县(今湖北房县)。属迁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房县与保康县相邻地区。隋大业时废。

  • 丙溪铺

    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西南丙溪村。《清一统志·思州府》:丙溪铺“在府境……旧皆戍守处”。

  • 马鞍渡

    唐代石门路上的交通要站。在今云南大关县北洒渔河北岸黄葛附近。唐樊绰《蛮书》卷1:“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山有诸葛古城,馆临水,名马安渡。”依《新唐书·地理志》 作马鞍渡。在今云南省大关县西北。唐贞元十

  • 荒谷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西。《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8),楚伐罗,罗与卢戎大败楚师,“莫敖缢于荒谷”。即此。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年):楚伐

  • 三峡镇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南三峡镇。旧名三角涌。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称三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三峡镇。在台湾省台北县西南部、台北盆地南部边缘。面积191.5平方千米。人口约5.6万。清乾隆初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