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雷峒
明初改下雷州置,属镇安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嘉靖四十三年(1564)属南宁府。万历十八年(1590)改为下雷州。
元降下雷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下雷镇。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复升为州。
明初改下雷州置,属镇安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嘉靖四十三年(1564)属南宁府。万历十八年(1590)改为下雷州。
元降下雷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下雷镇。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复升为州。
亦作安靖坝。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安靖。清光绪《越嶲厅志》卷2:同治二年(1863),石达开“自冕邑据紫打地,总督骆秉璋遣雅州府蔡步钟、军门唐友耕等分据河北岸安庆坝、洋泗营,无雨骤涨,毙贼无数,
1945年1月伪满由满洲里市析置,属兴安总省。驻扎赉诺尔(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1945年8月废。
西晋太康二年 (281)置,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寿镇南。南朝宋改名暨阳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无锡、毗陵二县置,治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属毗陵郡。南朝宋改名暨阳。属晋陵郡。隋废
战国楚地。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战国策·秦策三》:楚“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即此。战国楚地。在今湖北省天门市西北。《战国策·秦策三》:楚“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即此。
即兰池宫。秦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书· 地理志》: 右扶风渭城县有兰池宫。《元和志》 卷 1咸阳县: 秦兰池宫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置下江厅。
1931年“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1932年3月,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旋改长春为“新京”,定为“国都”。1934年
①本西周邑,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一里。《史记·穰侯列传》: 秦 “昭王同母弟 (显) 曰高陵君”,即此。②又名吴陵。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十五里。为三国吴孙坚陵。《三国志· 吴书 · 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
即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徐桥镇。清乾隆《太湖县志》 卷2: 徐家咀桥在 “县南四十里。乾隆五年地方绅士捐输重建,名曰高桥。往来便之”。镇以桥名。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金钱寨 “距厅西九十里。山自陕西大界岭分支,绵亘数百里,至黄溪河后山,高峰特耸,俯视众山,四面皆悬崖”,相传为明左良玉扎营之所。清嘉庆初,白莲教义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