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垣县

东垣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元和志》卷17真定县:“本名东垣……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字。”《史记·高祖本纪》:“八年,高祖东出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即此。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改为真定县。

②东汉改垣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北魏皇兴四年(470)改为白水县。

③东晋末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北魏属河南郡。东魏属新安郡。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新安县。

④东魏兴和中侨置,属新安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⑤唐武德元年(618)析新安县置,属谷州。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西。四年(621)废。


(1)古县名。(1)本战国中山国邑。秦置县,治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东。为恒山郡治。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陈豨改名真定县。(2)东汉改垣县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属河东郡。《博物志》:“王屋山在县东,状如垣。”故名。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改为白水县。(3)东晋末置,治今河南省新安县东。属河南郡。隋大业初改名新安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秦苻丕为西燕慕容永战败,帅骑数千南奔东垣,即此。(2)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河南省东明县西南部与长垣县相邻地区析置(东明县今属山东省),先后治竹林、刘庄。1943年迁治路西。1947年撤销,除六区并入南华县外,均并入东明县。


猜你喜欢

  • 武鸣县

    1913年改武鸣府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即今广西武鸣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宁市区北部、大明山西。属南宁市。面积 3367 平方千米。人口64.5万,86.6%为壮族。辖14

  • 茅津渡

    在今山西平陆县南八里茅津村南,黄河北岸。《明史·地理志》 解州平陆县: “有沙涧茅津渡巡检司。” 即此。

  • 坝水河

    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1齐东县“大清河”条下:“坝水河在延安镇西二里,亦成化间开浚,以泄归苏镇水潦。南引白云湖,经邹、刘二沟,北注大清河。”

  • 康乐砦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北康乐乡。金升为县。

  • 剧阳县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二十里。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应县东北,属雁门郡。王莽时改善阳县。东汉复改剧阳县。西晋废。

  • 狮子堡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立石关” 条内: “狮子堡在县西北七十里。嘉靖五年设,与旧县城并为控御瑶民之要路。”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北。

  • 白水河场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清光绪《彭县志》卷2:宝兴场“旧名白水河,在西乡鹿坪里,距县西北八十五里,南距复兴场十五里”。盛产铜。民国设铜矿局于此。

  • 格德尔古河

    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北素梭郭勒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 柴达木河 “西北流,格德尔古河、乌兰乌苏河、布隆吉尔河俱自其东注之”。

  • 郭村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郭村镇。明嘉靖 《归德州志》 卷1 《村镇》: “郭村集,州西南二十里。”清光绪 《商丘县志》 卷1 《市集》: “西南面有郭村集,离城三十里。”

  • 浔阳道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